1.
2.
选择含有2种不同微观缺陷的选区激光熔化TC4合金,定性研究了缺陷尺寸对稳态阶段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规律,并对缺陷尺寸较小的合金,在不同应力比(R= 0.1、0.3和0.5)下进行稳态阶段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对比研究。在疲劳裂纹扩展速率(da/ dN,其中,a为裂纹长度,N为应力循环周次)和应力强度因子范围(ΔK)关系的基础上,利用Paris公式拟合分析,结果表明,缺陷尺寸增大导致da/ dN增大,即Paris公式中的系数m不变,C增大;而随着R增大,ΔK减小,da/ dN增大,同时da/ dN曲线在低ΔK时汇集,即Paris公式中的系数m增大,C减小,且m和lgC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该关系不受R的影响。最终结合疲劳损伤机制,对微观缺陷和R引起的不同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TC4作为最早成功开发的钛合金,凭借其较高的比强度、优异的耐蚀性能等特点,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1,2]。面对愈发严格复杂的技术要求,采用增材制造方法可以实现高难度构件的快速制备,弥补传统加工过程中的不足,降低加工成本[3]。在增材制造技术中,利用激光熔化粉末实现材料逐层凝固堆积的选区激光熔化(SLM)一直备受关注[4]。
对于SLM TC4合金,在诸多方面都已经开展相关研究,如打印过程中工艺参数的影响[5~7]、组织与力学性能的调控[8~10]等。但是在SLM过程中难免产生孔隙、未熔合等缺陷[11],其一方面会制约疲劳性能[12,13],另一方面也使得作为航空关键构件重要材料的TC4合金,在应用中更加依赖损伤容限设计方法。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是指导损伤容限设计的重要指标,过去对于SLM TC4合金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打印方向、热处理等方面。
Cain等[14]和Rans等[15]分别对不同的打印方向进行了研究,认为残余应力分布是导致SLM TC4合金中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各向异性的原因。热处理能够消除残余应力,从而消除打印方向对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16]。此外,热处理虽无法消除SLM过程中的冶金缺陷,但可以大幅提高断裂韧性,降低疲劳裂纹扩展速率[17];同时能够调整成形后TC4合金的组织类型,使裂纹扩展呈现出曲折的路径[18,19]。这些研究内容及数据可以更好地改善或促进增材制造构件的应用,但采用的应力比(R)固定,且少有对内部微观缺陷影响的讨论。
因此,本工作通过改变打印参数,制备了2种具有不同缺陷尺寸的SLM TC4合金,以定性探讨缺陷对于稳态阶段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同时,针对构件在实际服役过程中的载荷复杂多变,对SLM TC4合金进行了不同应力比(R= 0.1、0.3、0.5)的稳态阶段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研究,进行相关数据积累,以期为SLM TC4合金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关键部位的广泛使用奠定基础。
1实验方法
实验所用TC4粉末粒径为15~45 μm,其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Al 6.22,V 4.21,Fe 0.032,C 0.01,N 0.0038,H 0.0095,O 0.10,Ti 余量,元素含量在标准范围内。利用BLT-S320型SLM设备打印TC4合金,使用不同的激光功率(P)和扫描速率(v)制备2种样品:P= 300 W,v= 1200 mm/s,记为SD;P= 250 W,v= 1400 mm/s,记为LD。样品打印完成后进行去应力退火。
利用电火花线切割(EDM)切取金相样品,依次使用400~2000号水磨砂纸研磨,随后使用粒度50 nm的SiO2悬浊液机械抛光至镜面,对未经腐蚀的金相样品采用GX71型光学显微镜(OM)观察缺陷分布。利用EDM切取标距长度25 mm,截面尺寸5 mm × 3 mm的矩形拉伸试样,试样长度方向垂直于打印方向,以1 × 10-3s-1的应变速率在Instron 5982型试验机上进行室温拉伸实验。
利用EDM在样品上加工缺口,制备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实验所需的标准紧凑拉伸(CT)试样,切取方向和尺寸示意如图1所示。试样切割完成后进行机械抛光,以消除表面粗糙度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依据GB/T 6398—2017《金属材料疲劳试验疲劳裂纹扩展方法》,于室温、大气条件下,在Instron 8801疲劳试验机上预制疲劳裂纹,以消除缺口形状的影响。预制过程使用频率为20 Hz的正弦波,R= 0.1,初始载荷Pmax= 5 kN,随裂纹扩展逐级降载至Pmax= 3.2 kN,预制裂纹的目标长度为3 mm。
图1
图1标准紧凑拉伸(CT)试样尺寸示意图
Fig.1Schematic of the geometry of the standard compact tension (CT) specimen (unit: mm)
完成裂纹预制后,采用恒载增K试验程序,保持加载频率10 Hz,分别进行LD (R= 0.1)和SD (R= 0.1、0.3和0.5)样品的疲劳裂纹扩展实验,每组重复3个试样。通过夹式引伸计监测记录实验数据,并利用柔度法和七点递增多项式拟合计算应力强度因子范围(ΔK)与疲劳裂纹扩展速率(da/ dN,其中,a为裂纹长度,N为应力循环周次)。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实验结束后,在JSM-6510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上观察试样断口形貌。
2实验结果与讨论
2.1缺陷分布及拉伸性能
图2给出了2种样品在低倍OM下的缺陷分布。SD样品中缺陷在视野中几乎不可见,数量少且尺寸极小(图2a)。由于激光功率的降低和扫描速率的提升减少了能量输入,LD样品中可见许多较大尺寸气孔及未熔合缺陷,其分布随机无规律,平均直径约为18 μm (图2b)。通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得到SD样品的致密度达99.7%,LD样品的致密度为98.8%。SD和LD样品的拉伸性能见表1,2者的拉伸性能相近。
图2
图22种选区激光熔化(SLM) TC4合金的OM像
Fig.2OM images of selective laser melting (SLM) TC4 alloy
(a) SD specimen (laser power is 300 W, scanning speed is 1200 mm/s)
(b) LD specimen (laser power is 250 W, scanning speed is 1400 mm/s)
表1SLM TC4合金的拉伸性能
Table 1
Note:σb—tensile strength,σs—yield strength,δ—elongation
2.2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由于裂纹扩展第III阶段寿命极短,为了更直观地反映疲劳裂纹在稳态扩展阶段的规律,剔除了扩展速率急剧升高的瞬断区数据。在双对数坐标系中绘制了SD和LD 2种试样在R= 0.1时的da/ dN-ΔK关系,如图3所示。可见,在相同的R下,SD和LD试样的ΔK大致相当。LD和 SD试样的数据近似平行,且LD数据位于SD数据的上方,即在相同ΔK下含较大尺寸缺陷试样的da/ dN更高。经统计,LD和SD试样的平均失效寿命(Nf)分别为297140和362780 cyc,相比含小缺陷的试样,含较大缺陷试样的平均失效寿命降低了18.1%。
图3
图3SD (激光功率300 W、扫描速率1200 mm/s)和LD (激光功率250 W、扫描速率1400 mm/s)试样在应力比R= 0.1时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da/ dN)-应力强度因子范围(ΔK)关系
Fig.3Relationships between da/ dNand ΔKof LD and SD specimens atR= 0.1 (R—stress ratio;a—crack length;N—number of cycle; da/ dN—fatigue crack growth rate; ΔK—stress intensity factor range; 1, 2, 3—specimen numbers)
同时在双对数坐标系中绘制了SD试样不同R时的da/ dN-ΔK关系如图4所示。可见,各组试样数据整体重复性较好,在双对数坐标下SLM TC4合金在稳态扩展阶段的da/ dN和ΔK整体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图4中,R与ΔK的范围关系密切,R从0.1增加到0.3和0.5时,ΔK范围分别由8.5~26.9 MPa·m1/2减小至7.9~22.6 MPa·m1/2和7.7~17.3 MPa·m1/2。简言之,随着R的增大,对应的ΔK范围相应减小。这是因为在相同的ΔK下,较大的R对应着更大的最大应力强度因子(Kmax),因此材料会更早进入快速扩展阶段,从而发生断裂。即高R会降低稳态扩展时所需的ΔK,使失稳断裂提前发生。
图4
图4SD试样在不同R下的da/ dN-ΔK关系
Fig.4Relationships between da/ dNand ΔKof SD specimens at differentR
此外,可以看出da/ dN受R的影响也较大。在ΔK相同时,da/ dN随着R增大而增大,R= 0.5对应的da/dN依次大于R= 0.3和0.1,尤其是在ΔK较大的区域。通常认为[20]R对da/ dN的影响主要源于闭合效应:R较低时,裂纹面因压应力引起的闭合时间长,闭合效应明显;随着R增大,裂纹的张开位移变大,闭合效应减弱或消失,裂纹扩展速率加快。显然上述规律实际上是由外因导致的必然结果,不受成形工艺或材料组织类型的影响。同时,选取相同ΔK范围(10~16 MPa·m1/2),经统计,SD试样R= 0.1、0.3和0.5下的平均扩展周次分别为170160、163000和134000 cyc。相较于R= 0.1,R= 0.3和0.5时的扩展寿命分别降低了4.2%和21.3%,符合da/ dN随R的增加逐渐增加的规律[21]。
2.3稳态扩展阶段的Paris公式
尽管Paris公式只是da/ dN和ΔK之间关系的经验公式,但形式简单且适用性强,在工程应用领域被广泛用来描述裂纹的稳态扩展行为,其形式为[22]:
式中,C和m是与材料相关的常数。分别对4组实验数据进行并置拟合,求得
对比
将所得Paris公式拟合结果绘制在图5的双对数坐标系中,可见,拟合规律与实验数据规律完全相符。由图5a可知,缺陷尺寸增大,拟合直线向上平移,直线保持平行;由图5b可知,R增大,拟合直线斜率增大,截距减小,各拟合直线在低ΔK处近似相交于一点。
图5
图5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拟合结果
Fig.5Fitting results of fatigue crack growth rate at different defect sizes (a) and stress ratios (b)
在上述缺陷尺寸与R对SLM TC4合金da/ dN的影响中,大缺陷尺寸的不利影响较为直观。但SLM工艺一直致力于优化缺陷,以提高构件的质量和性能,且期望在材料使用过程中所含的缺陷越小越好,因而重点关注R对含小缺陷的试样的影响。对每个SD试样进行稳态扩展阶段的Paris公式拟合,分别计算m和C(以常用对数lgC表示),并作图6,可见2者之间保持很好的线性关系。
图6
图6不同R下Paris公式中材料常数C和m的关系
Fig.6Relationship between material constantsCandmin differentR
线性关系的表达式选取m=algC+b的形式,此处a= -1.033、b= -4.944,拟合系数r2= 0.9833。从图6可以看到,R的增大使数据点沿着拟合直线发生了移动,并未发生偏离,因此m和lgC的线性关系与R无关。实际上在其他材料,如合金钢、铜合金、铝合金,乃至传统加工钛合金中都存在相似的关系[24]。但R如何具体影响Paris公式中的m和C,以及影响m=algC+b线性关系的具体因素,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2.4疲劳断口形貌
图7为SD和LD试样在R= 0.1和ΔK =16 MPa·m1/2处疲劳断口的SEM像。图中并未观察到明显的缺陷痕迹,且2者的断口形貌无明显差异,均呈现出准解理特征。
图7
图7SD和LD试样在R= 0.1和ΔK =16 MPa·m1/2条件下疲劳断口的SEM像
Fig.7SEM images of fractographies of SD (a) and LD (b) specimens atR= 0.1 and ΔK =16 MPa·m1/2
图8为不同R时SD试样疲劳断口的SEM像(ΔK分别为10和15 MPa·m1/2)。由图可见,在较低的ΔK时不同R试样的断口形貌极为相似,有着许多小解理平面与撕裂棱,呈现出准解理断裂的方式,还存在有大量垂直于扩展面分布的二次裂纹,且二次裂纹有着一定的深度(图8a、c和e)。随着裂纹扩展到高ΔK区,不同R的断口形貌之间产生了差异(图8b、d和f)。在R= 0.1时的断口仍保持着与低ΔK区相似的特征,但在更大应力比(0.3和0.5)下裂纹扩展的延性特征开始增多,撕裂棱的棱角逐渐圆滑,类似韧窝的结构明显增加,裂纹扩展过程发生了由准解理断裂向延性断裂的转变。同时二次裂纹的数量减少,至R= 0.5时二次裂纹不可见。
图8
图8SD试样在R= 0.1、0.3和0.5时,ΔK= 10和15 MPa·m1/2处疲劳断口的SEM像
Fig.8SEM images of fractographies of SD specimens at ΔK= 10 MPa·m1/2(a, c, e) and 15 MPa·m1/2(b, d, f) withR =0.1 (a, b), 0.3 (c, d), and 0.5 (e, f)
2.5疲劳裂纹扩展机制
疲劳裂纹萌生后会沿着有最大切应力的滑移面方向扩展,当扩展至某一深度或遇到晶界后,滑移受到阻塞,裂纹开始沿着垂直于拉应力的方向扩展,即进入疲劳扩展第II阶段[25]。关于裂纹扩展机制主要存在滑移分离和累积损伤2种观点,前者通过裂纹尖端的钝化-复锐机制逐步扩展,后者通过微孔连接、聚集实现。从断口形貌可以得知,上述2种机制在裂纹扩展中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共同作用,由钝化-复锐机制向微孔聚集机制转变。
当ΔK较低时,在裂纹扩展中切应力占据主导地位,属于钝化-复锐机制的扩展过程。裂纹尖端在加载时受切应力作用发射位错(图9a1),尖端发生局部滑移实现扩展进而发生钝化(图9a2),卸载过程中滑移反向(图9a3),最终裂纹尖端发生闭合重新锐化完成扩展(图9a4)并进行下一循环。此外在切应力影响下形成大量二次裂纹,从而释放裂纹尖端的应力集中,降低裂纹扩展的驱动力[26]。
图9
图92种疲劳裂纹扩展机制示意图
Fig.9Schematics of blunting/re-sharpening (a1-a4) and microvoid coalescence (b1, b2) fatigue crack growth mechanisms
(a1) tensile load (a2) maximum tensile load (a3) compress load (a4) zero load
(b1) microvoid nucleation (b2) microvoid growth
随着裂纹塑性区的增大,裂纹尖端发射的位错增多,导致在晶界和其他障碍处(如缺陷、第二相颗粒)塞积形成微孔(图9b1),随着正应力逐渐占据主导,微孔相互聚集形成韧窝(图9b2)。这一过程本质上更倾向于恒定载荷下的静态拉伸,所以增加了SLM TC4合金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而SLM打印过程中缺陷的存在,使裂纹得以通过连接缺陷实现扩展,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位错塞积滑移和微孔聚集长大2种方式的作用,减少了裂纹扩展的能量消耗,加速了裂纹扩展过程。同时由于缺陷在基体中分布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推测在整个稳态扩展阶段缺陷对钝化-复锐机制(图10a)和微孔聚集机制(图10b)有着相似的影响效果。这种效果的加速作用受缺陷尺寸直接影响,缺陷尺寸越大,裂纹扩展速率越快,因此图5a中含大尺寸缺陷试样的da/ dN曲线较小尺寸缺陷向上平移。
图10
图10缺陷对裂纹尖端的影响示意图
Fig.10Schematics of effects of defects on crack tips of blunting/re-sharpening (a) and microvoid coalescence (b) mechanisms
在疲劳裂纹扩展中,切应力的作用主要依靠循环载荷作用下的位错损伤累积,而正应力的影响则更倾向于静态拉伸引起的断裂形式。因此基于裂纹扩展机制的转变,可以借助临界平面法中临界平面上最大正应力和切应力幅的比值——临界平面应力比(ρ),来衡量正应力与切应力的关系,进而考虑2种应力对疲劳损伤的综合影响[27]。在单轴疲劳中切应力主要受应力幅的影响,而正应力主要受最大应力影响,可以计算临界平面上的切应力和正应力分量:
式中,τa为临界平面上的切应力幅,σa为正应力幅,σmax为最大正应力,σn, max为临界平面上的最大正应力。因此ρ可表示为:
通
由于正应力的存在会加速疲劳裂纹扩展,但在ΔK较小的某一点其作用尚未显现,疲劳损伤仍主要依靠切应力作用下位错的不断循环累积,此时不同R下的da/ dN没有差别。随着裂纹扩展,正应力的加速作用逐渐凸显,同时较大的R对应较高的ρ。ρ增加,改变了正应力与切应力相对大小关系,进而提高了正应力在裂纹扩展过程中的加速效果,因此da/ dN由大到小依次为R =0.5、0.3、0.1。加之稳态扩展阶段的da/ dN曲线呈双对数线性关系,导致不同R的拟合直线相交于同一点(即存在特定的旋转中心)。对
3结论
(1) 缺陷尺寸增大,稳态阶段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增大,Paris公式中的系数m不变,C增大;应力比R增大,稳态阶段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增大,曲线在低应力强度因子时汇集,Paris公式中的材料系数m增大,C减小,m和lgC之间存在不受R影响的线性关系。
(2) SLM TC4合金的疲劳裂纹扩展过程由钝化-复锐机制向微孔聚集机制发生转变。随着R增大,正应力作用增加,断口中表现出延性断裂特征,二次裂纹数量明显减少,韧窝数量明显增加。
(3) 通过对循环变形过程中正、切应力对疲劳损伤的不同作用,结合疲劳断裂损伤机制,揭示了不同R下lgC与m呈线性关系的本质原因:ΔK较小时,正应力作用不明显,切应力作用不受应力比影响,导到da/ dN-ΔK曲线汇聚在一点。
来源--金属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