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溢价”——碳交易背后隐藏的经济学原理 给二氧化碳赋予价值的碳交易,激励企业去改进技术,降低排放二氧化碳的成本。这样一个看起来简单的结论背后实则蕴含了“绿色溢价”的经济学原理。日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学教授芮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碳交易的深层逻辑展开了具体分析。让企业承担排放二氧化碳的成本
记者:为什么说碳交易市场是“低成本减排的市场化政策工具”?
芮萌:减碳有两种常见的手段,一是行政性的指令,如碳税;而碳交易则是另一种——依靠市场手段,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市场比行政指令的效率更高,也就意味着成本更低。而在碳交易市场中,这两种手段也在同时发挥着作用,生态环境部负责为企业制定碳配额的分配方式,企业则在买卖碳排放额度时,遵循市场规律进行交易。
记者:碳交易市场将会如何促使企业减碳降排?
芮萌:实际上,碳交易的背后蕴含着一个“绿色溢价”的概念。所谓“绿色溢价”,就是指使用零排放的燃料(或技术)的成本会比现在使用的化石能源(或技术)的成本高。而这个“绿色溢价”,就是企业愿意为购买碳排放量支付的金额的上限。通常情况下,减排成本低的企业会率先减排,而成本高者则不愿意减排,这时碳交易市场就用碳价来做“指挥棒”,减排不达标的企业去市场上购买碳排放的配额,一旦购买的费用超过了技术改造费用,也就是超出了“绿色溢价”的额度,那么,这时企业就会倾向于进行绿色转型,通过改进技术来降低碳排放量。
从经济学上来说,碳交易市场的核心是“外部性的内化”,也就是说,它把企业技术改造、绿色金融、社会消费等隐形的减排成本“放在了台面之上”,用碳价表现出来。
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杜绝低价减排
记者:2011年起,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和深圳7个省市的碳交易市场陆续开始上线交易,那么,为什么要成立一个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成立后,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将与地域性的交易市场并存吗?
芮萌:现阶段,我国的碳交易市场将是“1+7”模式,1个全国统一市场与7个地域性市场并存,未来将逐步过渡融合为一个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
目前,第一个进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的是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它不再参与地方碳市场的交易,而其他排放量未达到“重点排放”标准的行业,则继续在地方碳交易市场进行交易。
之所以建立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是因为“3060”目标是指全国的“碳达峰”和“碳中和”时限,不同行业之间,不同区域不是要“一刀切”式,全都达到零排放,而是排放量的正负相抵消,以此达到中和目标。为避免出现地区碳交易市场定价差异过大,给企业低价减排留出空间,这就需要一个全国性的市场来进行调和。
绿色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记者:除了建立碳交易市场外,还有哪些途径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金融行业能在其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芮萌:实现“碳中和”主要有三条路径。第一,就是提高二氧化碳排放的价格,也就是目前的碳交易市场价格。第二条路径是加快创新,从根本上改变生产方式,“碳中和”目标实际上就是要降低GDP碳排放的强度,只有通过技术改造,进行生产方式的创新才能实现。第三个路径就是完善社会治理的体系,鼓励全民减排。比如,市民可以通过绿色餐饮杜绝浪费,使用绿色家居产品、垃圾回收、支持环保,为实现“碳中和”添砖加瓦。
无论是技术改造,还是绿色生活方式,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那么,这些钱从哪来?根据国家发改委预测,如果要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那么,从现在起,我们每一年投入的资金量将在3.1万亿元至3.6万亿元之间。然而,目前的资金缺口也是非常巨大的,这时就需要绿色金融发挥作用了。
记者:绿色金融的内涵是什么?它有哪些种类?
芮萌: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也就是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统称为绿色金融。
绿色金融的种类也非常多,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投资基金、ESG投资、绿色保险、绿色证券基金、碳基金、碳资产等等,如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行业的融资,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向绿色环保行业提供金融便利等,都属于传统的绿色金融;而绿色保险、绿色证券基金、碳基金、碳资产等,则是较为创新的绿色金融方式。
除了上述碳交易现货市场,今后碳交易的衍生品市场也将逐步完善上线。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一般衍生品市场的交易量将远远超过现货市场,预计能达到后者的7到10倍。目前,根据专家预测,到“碳达峰”时,我国一年要排放110亿吨的二氧化碳,由于产业结构的原因,这其中有30%到40%是减不下来的,这也就是每年30亿吨到40亿吨,按照每吨40元至60元的价格来算,一年的市场交易量将达到1200亿元到2400亿元,那么,碳交易的衍生品市场交易量,就将能达到万亿元级别。
此外,衍生品市场一旦开放,就会有更多的玩家加入,这样一来,衍生品市场的交易效率就会更高,价格传导机制也更快,价格杠杆不断放大,再通过衍生品市场——现货市场——市场主体,逐级传导价格信号,能够更有效地刺激企业改进技术、节能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