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循环是什么?森林和海洋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有哪些呢?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圈中交换,并随地球运动循环往复的现象,其全球循环过程就是大气中CO2 被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吸收,又通过生物或地质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以CO2 形式返回大气。它包括碳固定与碳释放两个阶段,前者是从大气吸收CO2 的过程,称为碳汇;后者是向大气释放CO2 的过程,称为碳源。其中,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CO2 吸收并固定在植被与土壤中;林业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减少毁林、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等活动,加强吸收和固定大气中CO2,以及按照相关规则进行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森林的光合和呼吸作用与大气之间的年碳交换量占到陆地生态系统总量的70%,主导着全球陆地碳循环的动态。与其他生态系统类型相比较,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碳贮存密度。森林植被具有较强的生存持续性和结构与功能的稳定性,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全球森林每年总碳汇为2.4×1012 千克,相当于全球化石燃料碳排放量的一半,陆地碳汇基本来自森林。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是减缓大气CO2 浓度升高最经济可行的途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碳汇角色,2001—2010 年间,陆地生态系统年均固碳2.01×1011千克,相当于抵消了同期中国化石燃料碳排放量的14.1%。其中,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是固碳的主体,贡献了约80% 的固碳量,农田和灌丛生态系统分别贡献了12% 和8%,草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基本处于平衡。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有效干预能提高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例如,我国的重大生态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草工程、长江和珠江防护林工程等)和秸秆还田的农田管理措施,分别贡献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总量的36.8%(7.4×1010千克)和9.9%(2.0×1010 千克)。
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0.8%,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碳汇”聚集地。海洋通过波浪涌动溶解大气中CO2,生物量巨大的海藻,其光合功能亦能吸收大量CO2,海洋中的可溶性钙盐与碳酸结合,可以在海底形成大面积的碳沉积。
据测算,地球上每年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约13% 为陆地植被吸收,35% 为海洋所吸收,其余部分暂存于大气中,海洋的固碳能力约为4×1015 千克,年新增储存能力(5-6)×1015 千克。所以,森林与海洋是大气CO2 的两个重要调节器。
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担当
全球气候及环境变化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9 年12 月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官方正式名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 次会议 )的任务就是在如何减少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达成协议,并以此作为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阶段结束后的后续方案。我国在会上承诺,到2020 年, 单位GDP 的CO2 排放比2005 年下降40%—45%。
2015 年12 月,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的《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其目标是在21 世纪中,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之前的升幅控制在2.0℃以内,最理想的情况是控制在1.5℃以内。该协定于2016 年11 月4 日正式生效,明确要求世界各国要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推动各方以“自主贡献”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以此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升温速率。全球未来碳排放目标是:到2050 年,全球减排50%,发达国家减排80% ;全球累计排放最多4.16×1014 千克,人均累计排放最多5.3×104 千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均累计排放分别为8.1×104 千克和4.7×104 千克。
无论是森林固碳,还是干旱区盐碱土固碳,中国生态系统可抵消化石燃料总排放的1/3, 1981—2000 年,化石燃料释放的碳量为1.32×1013 千克,生态系统吸收的碳量为(3.5-4.6)×1012 千克,相当于化石碳排放量的27%—34%。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目前已经高于欧洲、低于北美。
2015 年,我国提出了2030 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推动社会转型升级。当年单位GDP 的CO2 排放比2005 年下降了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 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 年增加了45 亿米3。我国积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和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全面推进低碳发展,超额完成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任务,扭转了多年来CO2 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展现了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
“碳与环境”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碳与环境和生活的关系”不仅是科学家的问题,也是公众关心的问题,涉及国家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