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自提出以来已一年有余,目前国家顶层设计基本完成、行业政策逐步出台落地、发展趋势逐渐明朗。双碳”概念及意义 “双碳”概念20年9月22日,我国在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了中国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和2060年前碳中和愿景,此后又在多个重大国际场合多次重申。
“双碳”即“碳达峰”“碳中和”的简称,其中“碳达峰”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碳中和”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碳汇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双碳”对贯彻落实“三新一高”
具有重要意义
对我国而言,发掘低碳经济潜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体现在国内国际两个层面。国际层面,目前全球形成的“碳中和”潮流未来将重塑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我国若能够在“碳中和”潮流中取得相对领先优势,那么就能够极大提升国际地位及影响力,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环。国内层面,脱碳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从粗放式发展走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政策文件出台情况
政策体系概述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开启“双碳”征程的元年,相关政策和配套实施方案陆续出台。目前,为落实“双碳”行动,我国政策顶层设计为“1+N”架构:其中“1”指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N”指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及各行业、地方政策。
《意见》是党中央对“双碳”工作进行的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覆盖“碳达峰”、“碳中和”两个阶段;《方案》是“N”中为首的政策文件,更加聚焦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是“碳达峰”阶段的总体部署,相关指标和任务更加具体。政策思路
“双碳”政策的核心是“开源节流”,重中之重是解决能源供给结构问题,工业、交通、建筑等侧重行业需求侧调整。
供给端:能源行业要求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强化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煤炭减量步伐并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
需求端:工业要求深度调整产业结构,限制两高项目发展,制订高耗能行业的碳达峰实施方案,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
交通业要求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广节能低碳型智能交通工具。建筑业要求优化建筑用能结构,发展节能低碳建筑,推广绿色低碳建材,开展屋顶光伏建设等一系列行动。
配套措施:碳汇方面,稳定现有的土地固碳作用,并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技术方面,强化基础研究前沿布局,研发推广先进的绿色低碳技术;监测方面,健全统计监测体系,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建立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核算体系;在投融资领域,不断完善投融资政策机制,发展绿色金融,完善财税改革政策。
发展趋势研判
“双碳”是长期性的,不是运动式、短暂的
过去一年,“运动式”的减碳浪潮迭起,不考虑实际生产生活需要而实施的“拉闸限电”则导致部分企业错峰生产或停产,局地居民生活受到影响。低碳化转型是个长期的过程,技术更新、设备迭代、储能发展都需要一定的发展时间和空间。2021年12月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双碳”引发的经济短期阵痛在所难免
我国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必然要承受一定的代价。我国当前仍处于碳排放上升阶段,因而我国“碳中和”之路相比欧美发达国家将更陡峭,“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带来的生产结构变化也更为快速和剧烈。短期看,“双碳”目标可能会对行业造成冲击,尤其在电力、钢铁、航空、汽车等传统高耗能行业,制造业“稳增长”的压力高企。
脱碳之路“开源”重于“节流
我国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的要求会进一步发展工业,但同时全球性环境问题又使得中国不得不进行碳排放的限制。这是中国在实现“双碳”目标时面临的主要矛盾,解决矛盾的关键在于寻找技术、经济可行的脱碳路径,核心在于技术创新。脱碳的思路大体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需求侧节能减排甚至遏制需求(如采用拉闸限电),此类需求侧管理只能暂时性实现碳减排,无法根本上实现“双碳”目标;第二类是供给侧使用零排放能源、采用零排放生产工艺,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从根本上减少污染排放、改善气候并深刻变革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来源:碳排放咨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