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组元占比对层状纳米孪晶Cu力学行为的影响
1
2
利用直流电解沉积制备了表层为硬组元、芯部为软组元的3种层状纳米孪晶(LNT) Cu样品,其中软组元占比分别为10%、50%和90%。研究发现:随软组元占比增加,拉伸屈服强度由425 MPa下降至262 MPa,均匀延伸率由5.7%增加至17%。3种LNT Cu的屈服强度均高于利用混合法则计算的平均强度,即表现出明显的额外强化。当组元占比为50%时,LNT Cu在变形过程中的应变局域化被很好地抑制,组元间应变差较小且相互约束作用强,额外强化效应最明显。
关键词:
由力学性能差异显著的软、硬组元交替堆叠而成的层状结构金属材料普遍表现出较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如较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和较强的加工硬化能力等[1~6]。层状结构材料优异的力学性能主要来源于软、硬组元之间的塑性变形不兼容或非均匀变形,形成塑性应变梯度[7~9],产生几何必需位错(GND)[7,10~12]协调塑性变形。这些额外储存的GND能够引起长程背应力,产生额外的强化和加工硬化[2,13,14],进而提升材料的强度和塑性[15~17]。此外,层状结构材料中由于软、硬组元间发生非均匀变形并相互约束,使组元内出现多轴应力状态,也会进一步促进位错储存,有利于实现更好的强度-塑性匹配[18]。
如何调控层状结构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从而进一步优化其力学性能已有诸多研究,大多集中在组元厚度[1,2,19,20]、组元力学性能差异[13,21,22]、组元分布[14,23,24]等方面。组元厚度的改变会明显影响层状结构的力学性能,当组元厚度从微米减小至纳米尺度,层状结构的强度明显提升,强度-塑性匹配更优。例如,Cu/Cu10Zn层厚从250 μm减小到31 μm,强度和塑性同步提升[25];而Cu-Nb的层厚从1.8 μm减小到15 nm,其强度单调增加,同时还保留了一定的断裂伸长率[26]。层厚减小时,变形过程中位错在层内累积产生类似Hall-Petch模式的强化效果或者单根位错在层内受限滑移产生强化,使得层状结构的强度得到提升[27];另一方面界面附近产生的GND可以提高层状结构的加工硬化能力和塑性[25]。增大组元间的硬度或强度、加工硬化差异,可促进存储更高密度GND,更大程度协调变形不兼容性,改善材料力学性能。例如,组元间硬度差异更大的Cu/Cu30Zn[21]相较于Cu/Cu10Zn,能够产生更高的背应力;而相对于组元间强度差异相同的Cu/Cu32Zn,加工硬化差异更大的Cu/Cu4Zn[13]样品中强化效果更加明显。
此外,组元占比(硬/软组元的体积分数)也是影响层状结构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Liang等[23]研究了不同Cu/Ni组元占比的三明治结构Ni/Cu/Ni的拉伸断裂行为,Cu组元占比为74% (Cu/Ni层厚比为5.62)时材料强度和韧性断裂的匹配最优,这归因于Ni层对Cu层应变局域化的显著约束作用。Wu等[28]将梯度结构无间隙原子钢(IF钢)视为由两表面梯度纳米晶层和芯部粗晶层构成的三明治层状结构,所测得的屈服强度显著高于混合法则,具有显著的额外强化,并且当梯度纳米晶层的体积分数由16%增加到48%时,额外强化逐渐增大,这主要归因于梯度纳米晶层与粗晶层之间的梯度变形行为和相互约束作用。然而,目前层状结构材料多以纳米晶为组元,在变形过程中常发生晶粒长大[29,30]、位错回复[18]等软化行为,难以在实验中澄清组元占比与组元间约束变形行为及额外强化之间的定量关系。
本工作借助电解沉积纳米孪晶Cu的制备技术可控性程度高、微观结构稳定性高、变形机制清晰等特点[31,32],设计并制备不同组元占比的层状纳米孪晶(LNT) Cu样品。通过室温单轴拉伸实验,深入研究组元占比对LNT Cu强度、塑性和加工硬化率的影响规律,重点关注组元占比与额外强化之间的定量关系。利用全场应变技术测量LNT Cu样品上表面的应变局域化及侧表面的梯度应变分布,分析组元占比对组元间约束变形行为的影响规律。
1 实验方法
均匀纳米孪晶(HNT) Cu样品利用直流电解沉积技术制备获得。电解液为Cu2+浓度为80 g/L的高纯CuSO4溶液,pH = 1。电解液温度分别为20和40℃时,制备2种微观结构尺寸的均匀组元纳米孪晶样品[33],分别命名为HNT-
利用Nova NanoSEM 460场发射扫描电镜(SEM)背散射(BSE)模式和Tecnai G2 F20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HNT Cu和LNT Cu样品的截面微观结构。对于组元
使用Instron 5848微型拉伸试验机进行室温单轴拉伸测试,应变速率为5 × 10-3 s-1。拉伸试样为平板狗骨头状,标距段尺寸为5 mm × 2 mm× 0.4 mm,每组样品至少测试3次以确保数据的可重复性。采用Qness Q60A+显微Vickers硬度计测试样品截面沿厚度方向的硬度分布,施加载荷为50 g,保载时间10 s,每个厚度处测试5次得到平均硬度。
用基于数字图像相关(DIC)的全场应变技术在拉伸过程中原位观测拉伸试样上表面的应变分布。DIC测试前在试样表面先喷白漆作为背底,后喷黑色墨点作为散斑。采用连续拍摄模式采集样品变形过程中的形貌照片,镜头像素分辨率为2.9 μm/pixel,采集速率为1 frame/s。为保证图像采集的清晰度,原位拉伸时应变速率降低为1 × 10-3 s-1。利用LEXT OLS4000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表征拉伸试样侧表面变形前后的高度起伏,其高度差分辨率为10 nm。测试前样品经过机械抛光处理以保持表面平整,拉伸变形前后测量同一位置的高度起伏,对各厚度处的高度起伏进行平均。W0为样品初始宽度,根据样品两侧各厚度处拉伸变形前后平均高度差值的净变化(ΔH)计算相对侧向应变(Δεy)[34]:
2 实验结果
直流电解沉积制备的均匀组元HNT Cu (HNT-
图1
图1 制备态2种均匀组元纳米孪晶(HNT) Cu的微观结构和晶粒尺寸、孪晶片层厚度,及3种不同组元占比层状纳米孪晶(LNT) Cu微观结构和沿深度方向的硬度分布
Fig.1 SEM and TEM images of HNT-
图1e1~g1和e2~g2所示分别为3种制备态LNT Cu样品沿生长方向的截面微观结构示意图和SEM像。所有样品上下表层均为硬组元
图2为HNT Cu和LNT Cu样品的室温拉伸工程应力-应变曲线和加工硬化率(Θ)随真应变的变化曲线。如图2a所示,HNT-
图2
图2 HNT Cu和LNT Cu的拉伸工程应力-应变曲线和加工硬化率-真应变曲线
Fig.2 Engineering stress-strain curves (a) and work hardening rate (Θ) vs true strain curves (b) of LNT Cu and HNT Cu (The endings of elastic-plastic transition are indicated by the intersections of work hardening curves with the dash line at Θ = E / 100 in the inset of Fig.2b, where E is Young's modulus of Cu (120 GPa))
与HNT结构相比,LNT结构具有更好的强度-塑性匹配。相比于HNT-
表1 LNT Cu和HNT Cu的室温拉伸性能
Table 1
Sample | σy / MPa | σuts / MPa | δu / % |
|
---|---|---|---|---|
LNT-10% | 425 ± 12 | 465 ± 12 | 5.7 ± 0.7 | 2.9 ± 2.9 |
LNT-50% | 372 ± 13 | 419 ± 2 | 9.9 ± 0.5 | 13.4 ± 4 |
LNT-90% | 262 ± 9 | 328 ± 3 | 17.0 ± 0.9 | 8.3 ± 3.7 |
HNT- |
434 ± 9 | 501 ± 14 | 1.6 ± 0.1 | - |
HNT- |
221 ± 13 | 281 ± 6 | 21.7 ± 1.6 |
从图2b可以看出,HNT-
为进一步研究组元占比对LNT Cu塑性变形行为的影响,观测了LNT Cu在不同拉伸应变时上表面(x-y平面)沿x轴方向应变(εx )的分布(图3a)。从图3b1~b3清晰可见,LNT-10%在施加的拉伸应变εapp = 1%时,表层应变分布较为均匀;随εapp增大,应变集中明显;当εapp增大为5%时,出现非常严重的应变局域化现象。而LNT-50%和LNT-90%样品即使在εapp增大到5%时,应变分布仍较为均匀,可见2者的应变局域化程度较低(图3c1~c3和d1~d3)。
图3
图3 LNT Cu拉伸试样和标距段表面散斑示意图,不同拉伸应变下沿x轴方向的应变(εx )分布,拉伸应变5%时的应变分布曲线和应变局域化程度(Δεx )测量示意图,及Δεx 随拉伸应变的变化趋势
Fig.3 Illustration of tensile specimen and spackle pattern on gauge area (a), strain distributions along x axial (εx ) on the surfaces of LNT-10% (b1-b3),LNT-50% (c1-c3), and LNT-90% (d1-d3) at different applied tensile strains (εapp), εx distribution profiles of three LNT Cu samples at εapp = 5% (e) (measured along the white transverse lines in Figs.3b3-d3), and Δεx of three LNT Cu samples at different εapp (f) (Δεx is the increased value between the maximal εx and εapp, as illustrated in Fig.3e)
为定量表征上表面硬组元
梯度塑性变形也是层状结构金属材料的重要塑性变形行为特征。图4a所示为拉伸试样在变形前后侧表面(x-z平面)的高度起伏测量区域。相对于变形前(εapp = 0)侧表面较微弱的高度起伏(图4b1~d1),拉伸变形后(εapp = 6%) 3种LNT Cu样品侧表面均表现出明显的高度起伏(图4b2~d2)。从图4b2可见,LNT-10%样品中间区域(白色虚线所围区域)的高度较低,即侧向收缩量或应变量较大,表明样品侧面也表现出显著的应变局域化,这与图3b3观察的现象一致。与LNT-10%不同,LNT-50%和LNT-90%侧面均无应变局域化现象,而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变形行为(图4c2和d2),芯部软组元的高度低于两侧硬组元,即组元
图4
图4 LNT Cu拉伸变形前后侧表面高度起伏轮廓和分布曲线以及相对侧向应变(Δεy)分布
Fig.4 Illustration of tensile specimen and the observed area (a), CLSM images (b1-d1, b2-d2) and corresponding average height profile (b3-d3) and average relative lateral strain (Δεy) (b4-d4) of LNT-10% (b1-b4), LNT-50% (c1-c4), and LNT-90% (d1-d4) deformed at εapp = 0 and 6%, respectively (The area closed by white dashed lines in Fig.4b2 indicates the strain localization zone. |Δε
根据侧表面的高度起伏,能够进一步获得相对侧向应变Δεy的分布。将侧向高度沿拉伸方向(x轴)平均,可得到平均高度沿着样品厚度方向(z轴)的分布(图4b3~d3)。将拉伸变形后(εapp = 6%)的平均高度减去变形前平均高度,则获得高度起伏的净变化ΔH,由此根据
相反,LNT-50%中(图4c4)表层组元
不同组元占比造成的不同程度的抑制应变局域化和梯度塑性变形会导致微观结构演变产生差异,为探究这种差异,在3种LNT Cu样品拉伸断口附近选取变形量相近(截面收缩真应变εT ≈ 35%)的区域进行微观结构观察。从图5可以看出,3种样品严重塑性变形后的微观结构明显不同。LNT-10%中出现贯穿晶粒的剪切变形带(图5a1和a2虚线所围区域),表现出明显的局域剪切变形特征[37]。组元
图5
图5 3种LNT Cu拉伸试样断口附近硬组元
Fig.5 Microstructures of hard component
LNT-50% (图5b1和b2)严重变形后虽然无明显剪切变形带,但柱状晶形貌变得不完整。组元
3 分析讨论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LNT Cu具有良好的强度-塑性匹配,而且组元占比显著影响其力学性能。随着软组元占比增加,LNT Cu的强度降低,塑性却显著升高。对于非均匀结构材料,通常利用混合法则估算其屈服强度
式中,fi 为某组元i占比,
式中,
层状纳米结构的强化行为与其非均匀变形及相互约束行为密切相关[17,39]。这种非均匀变形及相互约束行为来源于两组元不协调的塑性变形,不仅体现在变形初期的弹塑性转变阶段,而且体现在大应变的塑性变形阶段。一般来说,受到外力作用之后,均匀组元软取向的晶粒优先发生塑性变形,而硬取向晶粒塑性变形滞后,由软取向到硬取向晶粒逐渐塑性变形的过程即为弹塑性转变。而LNT Cu在变形初期,除了组元中晶粒间的弹塑性转变之外,还存在软组元
当进入塑性变形阶段,LNT Cu样品也充分体现出组元间的相互约束作用。如图3b1~b3和4b1~b4所示,LNT-10%表现出显著的应变局域化现象,不能呈现梯度塑性变形,其原因在于软组元
除此之外,组元占比对约束作用的影响在塑性变形阶段还体现在各组元的梯度应变分布上。如图4c4和d4所示,LNT-50%和LNT-90%具有相同的宏观拉伸应变(εapp = 6%),但是其侧向应变分布却不相同。对于LNT-90%,硬组元
综上分析,通过改变软硬组元占比能够调控组元间在弹塑性转变和塑性变形阶段的约束作用程度,进而影响层状纳米结构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变形行为。根据以往研究[2,18,28,39],包括层状结构在内的非均匀结构材料的强化机制一方面来源于组元间存储的GND,其密度与塑性应变梯度成正比,另一方面来源于组元间的约束作用,通过产生多轴的应力状态,促进位错储存。与LNT-90%相比,LNT-50%虽然其塑性应变梯度较小,却具有较大的约束作用和较强的位错储存能力,从而表现出较高程度的额外强化。因此,组元间的约束作用可能是主导组元占比影响LNT Cu额外强化的内在机制。以上结果为高性能层状结构金属材料的发展提供了思路,并对其他含有软硬组元的非均匀结构如梯度结构[42]、双模结构[43]、球壳结构[44]等金属材料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4 结论
(1) LNT Cu的组元占比对其力学性能影响明显。由LNT-10%到LNT-90%,屈服强度从425 MPa下降至262 MPa,均匀延伸率由5.7%增加至17.0%;LNT Cu屈服强度均大于组元混合强度,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额外强化,当软硬组元占比相当时LNT-50%的额外强化最大,达到13.4%。
(2) LNT Cu组元占比明显影响弹塑性转变阶段和塑性变形阶段两组元间的不协调的塑性变形及相互约束行为。软组元占比较低或较高时,组元间约束作用较小。当软硬组元占比相当时,LNT-50%内的约束作用最强,弹塑性转变区明显变短,塑性变形阶段的应变局域化几乎被完全抑制,组元间侧向应变差减小,变形更加协调。
来源--金属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