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关税是美国提出的针对国际贸易中高能耗进口产品征税的一种新型绿色贸易壁垒。从表面上看,碳关税的提出是为了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现实,促进全球贸易的公平竞争。实质上,碳关税的提出是美国国内政治经济博弈的结果,其目的是为了夺取世界经济新的话语权,同时也是为了制衡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碳关税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机制有二:第一,碳关税产生的价格效应促使出口商品成本上升,出口量下降,造成出口国净福利损失。第二,长期来看,碳关税的环境规制效应会促使出口企业实施创新、改进效率,企业竞争力增强。但是,就短期来说,由于我国尚不具备"波特假说"成立的前提条件,碳关税会促使成本上升,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本文系统分析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指出碳关税的推出将对我国当前出口贸易形成严峻的挑战,长期看将有利于我国市场结构、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的改善。
欧盟最近推出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简称碳关税。推出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欧盟认为我这边在费劲吧啦的搞碳中和、控碳排放,如果其他国家不管不顾,那么他在努力也没啥用,必须要通过收税来让其他国家被迫参与进来,当然这个是他们的说法。
在执行层面上,简单来说以后出口到欧盟的商品要持有CBAM碳排放的凭证,企业要么去买CBAM的凭证进入欧洲市场,要么缴税进入欧洲市场。总体来看,如果出口国家还处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出口商品将面临巨大的欧洲税务问题。
所以,我们应该很明确地看到,CBAM这个东西既是一个经济工具、也是一个政治工具。当然,我们还是要从客观事实上来分析碳关税的影响。
碳排放的重点领域肯定是能源:电力、供热、高耗能产业(运输、建筑等)这些,这些行业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这些被欧盟绿色新政重点照顾的行业,碳排放已经减少了40%多,效果显著。这次欧盟推出的碳关税未来将会覆盖更多的领域,比如:航空业的免碳额度也会被逐步取消。
这导致一个问题就是:欧盟未来的释放出来的碳排放份额是逐步降低的,而市场需求是逐步上升的,这两个存在的供需矛盾,将有利的支撑欧盟碳价的上升。我们看下图就会发现欧盟碳价格两年事件已经从平均25升到了55,可以说价格上升的很恐怖了。
那么,基于这样的一个事实,会导致欧盟可以以人口消费反向向出口国征税,从而支撑其的税收收入。怎么来理解这个事,假设你一件商品综合成本8元,出口价10元,碳关税1元,没有碳关税的时候你毛赚2元,有了碳关税之后你毛赚1元。
这个时候,有几个选择:企业内部做到碳达峰、碳中和努力降低碳排放来少缴碳关税;提高出口价格,将碳关税包含到价格里边;不提高出口价格,降低商品成本。
第一种选择需要巨量的成本投入以及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企业要综合考量自身的投入产出比,属于被迫的技术升级类型;
第二种选择将面临变幻莫测的市场竞争,提高价格之后产品势必降低竞争力,综合利润不一定会增长,企业会谨慎选择;
第三种选择需要企业有更强的供应链和人力资源削减的能力,但是目前来看全球疫情导致大面积放水,这两项想要削减都不太可能,唯一的可能就是提高生产效率,这个也需要科技和管理上的大面积投入。
对企业来说,实属难选。
而我们知道,就在过去的2020年中国已经成为了欧盟的最大出口国了,我们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工业上的半成品、纺织品、衣服、机电产品、家具、玩具等等。而欧盟第一阶段到2026年,碳关税主要集中的领域是水泥、钢铁、铝业、化肥、电力五大行业。行业看起来重叠的貌似不多,但是这里只是列了头部的几个行业,像钢铁、铝我们也是欧盟的主要出口商。而且全球钢产量现在相当的比例在中国,欧盟要实施这个将成本转化成收入,北美的国家势必也要实行。
所以,其实后续在应对策略上:
其一,我们也可以反向制约,实施碳关税,以此来对冲欧盟的碳关税的影响,中国的消费市场是比欧盟的深度更高的,当然这里还有一些关于碳排放按照什么标准来算,是按照经济标准还是政治标准,这种ZZ博弈我们就不深入讨论了,当然我们要求是按人均;
其二,企业通过国内的碳市场,进行碳中和交易,形成对外出口商品的碳中和或者碳排放减少,尽量减少对进口国家的碳关税的缴纳;
其三,提高生产技术和生产效率,减少生产单位产品对能源的使用率,从根本上降低碳排放的产生,这个才是解决问题和企业长远生存之道的首选。
当然,碳排放市场以后在全球投资、交易的市场中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跟碳排放相关的衍生品和交易品将会逐步的丰富,这个对我们投资人来说,绝对也是一个不能忽略的投资品种。
来源:碳排放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