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碳盘查的好处: 可以参与碳披露项目(CDP),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 可以将碳盘查结果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建立企业低碳形象; 满足来自合作方的低碳管理要求; 掌握自身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为未来发展相关低碳项目提供数据依据; 遵守国内外法规,降低绿色贸易壁垒的风险。碳盘查是一项很考验技术的工作,需要遵循相关的标准方法与原则,目前国际上较为普遍的盘查标准就是我们曾经介绍过的GHG Protocol和ISO 14064-1。和“碳中和”、“碳达峰”这样较宽泛的概念不同,碳盘查标准自有一套专用术语,本文将主要对ISO 14064-1中的一些关键概念进行介绍,以便想要了解企业内部碳盘查的读者参考。
组织边界
因为一个企业组织可以有多个设施(例如一家企业有多个下属子公司,或者一个工厂有厂房、宿舍、食堂),这些设施的碳排放累加后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数据,所以在进行碳盘查前,企业需要先确定自己的组织边界,也就是确定盘查范围都包括哪些设施。企业组织可在两种方法里二选一来进行边界判断:
1. 控制权法:即对企业拥有财务或运营控制权的设施进行温室气体排放计算。其中,财务控制权指的是一个企业组织有能力指导某个设施业务的财政和运营政策,以期从中获得经济利益,运营控制权指的是一个组织或其子公司拥有在运营层面引入和实施其运营政策的全部权力。
2. 股权持分法:即基于企业对各个设施的所有权比例来进行温室气体排放计算。如果有一个设施被多家企业控股,那控股企业们需要使用相同的汇总方法。
基准年
基准年是一个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概念,在气候变化领域,温室气体的减排效果需要相对另一个过去的年份来参考和度量,这个用来参考的年份即为基准年,例如在《京都议定书》中所规定的减排“基准年”就是1990年。
基准年理论上可以是企业发展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可以得到碳排放的实际量化数据的年份,或数年的历史平均值。很多企业才刚着手进行碳管理,没有条件算出好几年前的准确排放量,这种情况下可以将首次碳盘查的年份作为基准年。
碳核查
碳核查指的是由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对企业的碳盘查报告进行审核并出具核查报告或声明的过程。虽然碳核查和碳盘查只有一字之差,而且都是围绕同一个企业的碳排放进行统计,但二者有很大区别:
第一,任何企业都可以进行碳盘查,但碳核查的对象一般仅指被纳入国家要求控排和碳交易的企业;第二,碳盘查是企业的自主内审行为,对具体盘查工作并没有太多来自外部的硬性限制,而碳核查是政府委派具有资质和公信力的第三方完成指定时间段的外审工作;第三,碳盘查一般是企业自愿为了后期发展而对自身排放水平进行摸排,碳核查是由第三方协助主管部门进行数据摸排,有着更加明确的目的。
企业碳盘查步骤:
1、项目可行性评估
对拟实施碳盘查的企业进行评估,判断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与发展情况。
2、盘查边界的设定
根据评估结果,视情况采用控制权法或股权比例法界定组织边界;实现对运营边界三个范畴的界定(包括直接排放与移除、能源间接排放、其他间接排放);根据温室气体管理方案和企业自身的管理目标确定拟盘查的范畴。
3、基准年的设定
选择并设定基准年,完成基准年的盘查清册;并且在特殊情况下,设定基准年的再计算程序。
4、温室气体排放源的认定与鉴别
由熟悉设备设施、工艺反应和使用物料的专家对企业运营边界内产生以下六种温室气体的排放源进行调查和识别: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和六氟化硫( SF6)。
5、温室气体量化计算
在完成排放源的定性调查后,针对已识别的排放源逐一进行量化计算,量化的方法有直接监测法、质量平衡法和排放系数法等;不同计算法案的精度、所需成本与运作难度不同,可根据企业自身情况与实际需求选择。
6、GHG清单的编制
对各种排放源类别以及总排放量等数据进行汇总,利用相关工具建立企业温室气体盘查清册,作为企业公开内部温室气体排放信息的依据;通过设定相应排放因子,计算出每种温室气体的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温室气体移除量;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并形成易碳家温室气体盘查清单。
7、数据与信息品质管理
协助企业建立并维持温室气体信息管理程序,进行不确定性评估,确保其与相关温室气体盘查原则与标准的吻合性;保留并维持易碳家温室气体盘查清册的设计、发展与维持的佐证文件,以便进行查证。
8、盘查报告书的制作
完成盘查并形成盘查清册后,将企业整体盘查过程与步骤予以文件化进行管理,制作符合ISO14064-1标准的盘查报告书。
9、内部查证与高层评审
确认温室气体排放源;确认排放量计算结果;协助高层评审,达到持续改善目标;由管理层根据整体盘查结果与内外形势变化,评估是否达成持续改进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