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测百科]分享:钒含量对4Cr5Mo2V钢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2022年09月22日 14:46
- 以 的试验钢,并进4行Cr了5Mo2V 钢的化学成分为基础,制备了钒质量分数分别为0.15%,0.55%,1.25% 1040 ℃真空淬火和不同温度(540,620 ℃)回火处理,研究了钒含量对试验钢 显微组织、硬度和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钒含量增加,回火处理后试验钢组织中的晶粒 均发生细化,析出的 VC型碳化物数量增加,晶粒细化和析出强化作用增强,导致硬度提高;650 ℃ 回火时的析出碳化物数量较多,导致基体发生软化,硬度相比于540 ℃回火有所下降。540 ℃回火 后,钒含量为0.15%,0.55%试验钢发生韧性断裂,后者的冲击韧性更好,冲击吸收功达到265J;当 钒含量增至1.25%时试验钢发生脆性断裂,冲击吸收功仅为26J。620 ℃回火后,3种试验钢均发 生韧性断裂,冲击吸收功均在200J以上。
- 阅读(7)
- [检测百科]分享:磁控溅射制备 Al-Cu合金薄膜的纳米压痕力学性能 与强化机制2022年09月16日 16:51
-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不锈钢表面制备了铜原子分数在0~11.8%的 Al-Cu合金薄膜, 研究了铜含量对薄膜微观结构、纳米压痕力学性能和强化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纯铝薄膜呈现面 心立方结构,铜原子分数在2.2%~6.5%时 Al-Cu合金薄膜均形成过饱和固溶体相,当铜原子分数 超过6.5%后,薄膜中生成了 AlCu化合物。随铜含量的增加,薄膜的晶粒尺寸减小,硬度和弹性模 量增加,当铜原子分数增至11.8%时,晶粒尺寸为34.7nm,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别比纯铝薄膜提高 了212.5%,2.2%;当铜原子分数在0~6.5%时薄膜的强化主要来自于细晶强化和固溶强化,当铜 原子分数超过6.5%后,薄膜的强化是细晶强化、固溶强化和第二相强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 阅读(2)
- [检测百科]分享:V150高强度钻杆刺穿的原因2022年09月14日 14:15
- 摘 要:V150高强度钻杆在某直井服役过程中于其加厚过渡带消失处出现刺穿现象,采用宏 观形貌观察、磁粉探伤、微观形貌观察、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对钻杆进 行了失效分析。结果表明:该钻杆刺穿的原因为腐蚀疲劳。钻井液存在溶解氧和一定含量 Cl- ,且 pH 较低,钻杆加厚过渡带区域因应力集中而产生严重氧腐蚀,并形成周向分布的密集点蚀坑;服 役时钻杆跳钻严重,周期性的振动导致钻杆加厚过渡带消失处点蚀坑底部的较大应力集中效应产 生周期性变化,并使得钻杆发生共振现象,从而加剧了点蚀坑底部疲劳裂纹的萌生及扩展,并最终 导致钻杆刺穿。
- 阅读(28)
- [检测百科]分享:添加TiO2 对Si3N4 陶瓷刀具切削性能的影响2022年09月07日 15:49
- 摘 要:通过气压烧结制备添加质量分数5% TiO2 的Si3N4 陶瓷并制成刀具,研究了 TiO2 对 其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切削性能的影响,并与未添加 TiO2 烧结 Si3N4 陶瓷作对比。结果表明: 添加 TiO2 烧结Si3N4 陶瓷主要由长棒状与等轴状的β-Si3N4 晶粒组成,并伴有均匀分布的 TiN 相,与未添加 TiO2 烧结Si3N4 陶瓷相比,晶粒得到细化,硬度上升而断裂韧度略有下降;在连续切 削灰铸铁过程中,添加 TiO2 的Si3N4 陶瓷刀具具有更长的切削寿命(有效切削长度为2410m), 并且保持了刃口的完整性,切削后黏着磨损碎片较小。
- 阅读(14)
- [根栏目]分享:大厚度TC4钛合金铸件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的 最优工艺确定及其接头力学性能2022年09月02日 14:29
- 选用连续施焊、焊层冷至室温后再焊接下一层、焊道冷至室温后再焊接下一道3种层间 温度控制方案和730,600 ℃ 2种焊后退火温度,通过显微组织、拉伸性能和疲劳性能确定了大厚 度 TC4钛合金铸造板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GTAW)的最优工艺,并研究了最优工艺下焊接接头 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焊层冷至室温后再焊接下一层得到的焊接接头焊缝组织最为细小,疲劳寿 命最高,在730 ℃下退火后的焊接接头拉伸性能更好,故确定为最优工艺;最优工艺下,GTAW 接 头的焊缝硬度略高于母材,属于高匹配接头,在拉伸和疲劳过程中接头均在母材处发生断裂,但焊 缝的抗疲劳开裂能力低于母材。
- 阅读(9)
- [检测百科]分享:α-Sialon陶瓷;MoSi2;力学性能;切削性能2022年09月02日 13:53
- 摘 要:在高焊接速度(3000mm·min-1)下分别对3mm 和4mm 厚6061-T6铝合 金板进行搅拌摩擦焊,研究了高旋转速度(4000~6000r·min-1)对接头组织与拉伸性 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旋转速度越小越容易产生孔洞缺陷,旋转速度越大越容易出现 过热氧化现象,增大旋转速度有利于接头区域再结晶形成致密组织,4mm 厚铝合金板 焊接接头的焊接缺陷较3mm 厚铝合金板焊接接头严重;3mm 厚铝合金板在5000r· min-1旋转速度下的焊接接头质量最好,拉伸性能最佳,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分别为 265.82MPa,4.58%;4mm 厚铝合金板在6000r·min-1旋转速度下的焊接接头质量最 好,拉伸性能最佳,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分别为212.14 MPa,4.03%。
- 阅读(11)
- [检测百科]分享:MoSi2 添加量对放电等离子烧结α-Sialon陶瓷 性能的影响2022年09月02日 13:40
- 摘 要:以 Y2O3 为烧结助剂,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以 MoSi2 为第二相的 α-Sialon陶瓷,研究了 MoSi2 添加量(0~10%,质量分数)对陶瓷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添加 MoSi2 后,陶瓷中α-Sialon晶粒从等轴状变为长棒状,且随着 MoSi2 添加 量的增多,长棒状α-Sialon晶粒显著增多,长径比增大,当 MoSi2 质量分数为10%时,晶 粒尺寸呈现显著的双峰分布;当 MoSi2 质量分数从0增加到10%时,陶瓷的相对密度由 99.0%增加到99.7%,硬度由21.12GPa降低到20.44GPa,断裂韧度由4.80 MPa·m1/2 增加到6.13MPa·m1/2;在干切削镍基高温合金时,添加质量分数10% MoSi2 的陶瓷刀具 在达到磨损标准时的切削长度是未添加 MoSi2 陶瓷刀具的1.5倍,可见该刀具切削性能 优异,其主要磨损形式为后刀面磨损和沟槽磨损,主要磨损机理为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
- 阅读(26)
- [检测百科]分享:钨在不同损伤程度氦离子辐照后的力学性能变化2022年08月31日 16:13
- 采用不同能量和束流的氦离子对再结晶钨表面进行辐照试验,对辐照损伤分别为0.2, 0.5,1.0dpa下钨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并采用不同半径(1,5,10μm)球形压头对其进行纳米压痕 试验,获得压痕应力-应变曲线,探究其力学性能的变化及原因。结果表明:不同损伤程度辐照后钨 表面损伤层的厚度为554~558nm;随着辐照损伤程度的加剧,钨中位错环密度明显增大;辐照后 钨的压痕应力-应变曲线均未出现突跳现象,且随着辐照损伤程度的增加,屈服强度提高,压痕弹性 模量基本保持不变,辐照后产生的位错环缺陷是引起钨力学性能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钨的力学性 能具有压痕尺寸效应,压头半径越小,钨的屈服强度越高,未辐照钨的压痕应力-应变曲线出现突跳 现象时的压痕应力越大。
- 阅读(35)
- [检测百科]分享:钨在不同损伤程度氦离子辐照后的力学性能变化2022年08月30日 14:34
- 采用不同能量和束流的氦离子对再结晶钨表面进行辐照试验,对辐照损伤分别为0.2, 0.5,1.0dpa下钨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并采用不同半径(1,5,10μm)球形压头对其进行纳米压痕 试验,获得压痕应力-应变曲线,探究其力学性能的变化及原因。结果表明:不同损伤程度辐照后钨 表面损伤层的厚度为554~558nm;随着辐照损伤程度的加剧,钨中位错环密度明显增大;辐照后 钨的压痕应力-应变曲线均未出现突跳现象,且随着辐照损伤程度的增加,屈服强度提高,压痕弹性 模量基本保持不变,辐照后产生的位错环缺陷是引起钨力学性能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钨的力学性 能具有压痕尺寸效应,压头半径越小,钨的屈服强度越高,未辐照钨的压痕应力-应变曲线出现突跳 现象时的压痕应力越大。
- 阅读(21)
- [检测百科]分享:微米尺度压痕测试设备的研发及其可靠性2022年08月17日 15:40
- 基于 Oliver-Pharr方法和断裂韧度测试方法成功研制了一台微米尺度压痕测试设备, 使用有限元方法对其机械可靠性进行验证,并利用该设备测试了高纯铝和氧化锆陶瓷的力学性能 参数,验证设备的测试性能。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微米尺度压痕测试设备结构稳定,设计合理,闭环 控制稳定性好,噪声水平较低,满足测试要求。采用该设备在不同压入载荷下测得高纯铝及氧化锆 陶瓷的硬度、弹性模量以及断裂韧度与使用标准压痕设备测试得到的结果一致,相对误差小于 7%,证明了该设备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 阅读(70)
- [检测百科]分享:焊前和焊后热处理对2195铝锂合金双面搅拌 摩擦焊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2022年08月16日 15:40
- 采用双面搅拌摩擦焊方法对6mm 厚2195铝锂合金板进行焊接,对比研究了焊前与焊 后热处理(410 ℃×1h退火+510 ℃×1h固溶+155 ℃×1h人工时效)对接头显微组织及力学 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焊前热处理的接头焊核区晶粒呈细小等轴状,平均晶粒尺寸约为9.2μm, 而焊后热处理的焊核区晶粒发生了异常长大现象,平均晶粒尺寸达到0.3mm。焊前热处理接头的 抗拉强度比焊后热处理条件下的接头高约4.7%,断后伸长率也得到明显提高,且焊前热处理接头 的拉伸断裂方式为韧性断裂,焊后热处理接头的拉伸断裂方式为脆性断裂。焊前热处理接头的最 大弯曲角度大于焊后热处理接头,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
- 阅读(24)
- [检测百科]分享:AZ31B镁合金板热成形温度优化及合理温度下 成形件的组织与性能2022年08月09日 14:26
- 摘 要:研究了温度对 AZ31B镁合金板显微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温度热成形件 的成形质量,确定了合理的热成形温度并研究了该温度下热成形件的显微组织与拉伸性能。结果 表明:200 ℃热处理后 AZ31B镁合金板能较好地保持细小等轴晶组织,随温度升高,晶粒明显粗 化;随温度升高,合金的强度下降而塑性提高,200 ℃时即可具有良好的塑性和成形性能;热成形温 度越高,成形件的成形质量越好,200 ℃时热成形件具有较高的表面质量和较小的回弹变形量; 200 ℃为 AZ31 后伸长率提高。
- 阅读(65)
- [检测百科]分享:X80钢输气管道带缺陷环焊缝的力学性能及两类 裂纹形成原因2022年08月09日 13:59
- 摘 要:对10处存在缺陷的 X80钢输气管道环焊缝进行了力学性能检测和两类裂纹成因分 析。结果表明:10处环焊缝抗拉强度不合格率为10%,焊缝中心冲击功不合格率为21.7%,热影响 区冲击功全部合格;环焊缝、母材和热影响区的维氏硬度全部合格,但热影响区存在软化。环焊缝 中的缺陷以未熔合和裂纹为主,二者占比为75%。裂纹主要为冷裂纹和结晶裂纹,冷裂纹起源于 焊根附近未熔合缺陷处,在拘束应力作用下发生扩展导致开裂;结晶裂纹产生原因为硫元素在打底 焊焊缝中心晶界上偏析并形成低熔点共晶相,在凝固收缩拉应力作用下晶界发生开裂。
- 阅读(13)
- [检测百科]分享:泡沫钛制备工艺及应用的研究进展2022年07月28日 13:21
- 摘 要:泡沫钛具有较小的密度、优异的力学性能以及独特的功能特性,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 国防、海洋工程、汽车、生物医学等领域。介绍了泡沫钛的主要制备方法,包括烧结法、添加造孔剂 法、浸渍法、凝胶浇铸法、3D打印法,对泡沫钛的压缩性能、吸能性能、生物相容性、电磁屏蔽性能、 吸声性能、微动磨损性能等进行了讨论,并阐述了泡沫钛在生物医用、电池电极、航空航天等领域的 应用前景。
- 阅读(71)
- [检测百科]分享:35CrMo钢螺栓在缩径加工时的断裂原因2021年12月28日 10:07
- 利用化学成分分析、组织与断口观察、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分析了高强度35CrMo钢螺栓在缩径加工过程中的断裂原因.结果表明:35CrMo钢螺栓的断裂具有典型的脆性断裂特征;35CrMo钢组织的不均匀性导致其抗拉强度较低,在缩径加工的矫直工序中,当螺栓缩径部位的拉拔力较高时,螺栓断裂.
- 阅读(16)
- [检测百科]分享:采煤机减速箱轴齿轮开裂原因分析2021年12月27日 10:44
- 采煤机减速箱用轴齿轮在仓库存放期间发生贯穿性轴向纵裂,采用宏观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试验、断口分析以及金相检验等方法,并结合轴齿轮具体加工工艺对轴齿轮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轴齿轮裂纹为氢致延迟裂纹,在氢和内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在轴齿轮表层非马氏体组织所在的应力集中部位产生微裂纹,加之后续回火不充分,微裂纹不断扩展,最终导致轴齿轮纵向开裂.
- 阅读(16)
- [检测百科]分享:锅炉水冷壁管横向裂纹形成原因分析2021年12月27日 09:37
- 某锅炉在运行期间发生水冷壁管泄漏事故,检查发现数十根管材外壁存在横向裂纹.通过宏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金相检验和扫描电镜分析,对锅炉水冷壁管横向裂纹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壁温波动导致的热疲劳应力和腐蚀气氛的共同作用下,锅炉水冷壁管向火侧管壁发生了腐蚀疲劳开裂,形成了密集的横向裂纹,最终导致水冷壁管泄漏.
- 阅读(84)
- [检测百科]分享:钎焊温度对 YG8硬质合金与1Cr18Ni9Ti不锈钢 钎焊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2021年12月24日 09:46
- 以 L304银焊片为钎料,对 YG8硬质合金与1Cr18Ni9Ti不锈钢进行高温氩气保护钎焊,通过显微组织观察、能谱分析、硬度测试、室温剪切试验等,
- 阅读(28)
- [检测百科]分享:金属材料高温拉伸试验过程要点分析2021年12月23日 14:13
- 高温拉伸试验是科学评价金属材料高温力学性能的一种试验方法.相比室温拉伸试验,高温拉伸试验增加了温度控制和测量系统,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也更加复杂.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金属材料高温拉伸试验试样
- 阅读(16)
- [检测百科]分享:马蹄形卸扣断裂原因分析2021年12月21日 13:39
- 某马蹄形卸扣为风机塔筒吊座组件,在吊装塔筒过程中发生断裂.采用宏观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金相检验、硬度测试、扫描电镜分析以及有限元模拟计算等方法,对卸扣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
-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