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测百科]分享:不同温度轧制Al-Zn-Mg-Cu合金再结晶后的{111}/{111}近奇异晶界2024年08月08日 14:34
- 王宗谱1,王卫国,1,2,Rohrer Gregory S3,陈松1,2,洪丽华1,2,林燕1,2,冯小铮1,任帅1,周邦新4 1福建工程学院 晶界工程研究所 福州 350118 2福建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福州 350118 3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Pittsburgh, PA15213 -3890,
- 阅读(37)
- [检测百科]分享:铝硅合金金相试样制备技巧2023年02月28日 16:14
- 在制备铝硅合金的金相试样时,其磨面易在低压力下出现硅粒脱落的现象,细微划痕很 难消除,易造成假象。对铝硅合金金相试样制备的基本操作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和 总结,以便给理化检验工作者提供参考。
- 阅读(21)
- [检测百科]分享:2A02铝合金过烧组织特征及金相检验技术的改进2023年02月27日 15:46
- 为了更精确地评定铝合金过烧组织,以2A02变形铝合金为例,通过过热淬火处理制取 金相试样,对传统的金相检验方法进行了技术改进,并对过烧组织特征及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 果表明:使用体积分数为0.5%的氢氟酸浸蚀试样有助于在光学显微镜下准确地判定临界过烧组 织;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可以帮助操作人员准确区分临界过烧状态组织的特征和相。2A02铝合 金在510 ℃以下固溶的显微组织正常,硬度随固溶温度上升稍有增加;在510 ℃以上固溶时,会逐 渐出现初熔小球,有轻微过烧现象;在520 ℃时出现断续网状复熔、晶界,为典型的过烧组织;在 530℃时晶界复熔加粗,出现大尺寸复熔球,为严重过烧组织;在550 ℃时,局部复熔球变成空洞; 铝合金在过烧后,其硬度和耐腐蚀性急剧下降。
- 阅读(58)
- [检测百科]分享:5083铝合金的耐晶间腐蚀性能2023年02月27日 15:22
- :采用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分析以及透射电镜测试等方法研究5083铝合金的耐晶间腐蚀 性能,并探讨5083铝合金试样上“白色亮条”对铝合金性能的影响及其形成原因。结果表明:5083 铝合金试样发生晶间腐蚀后,表面的“白色亮条”使其耐晶间腐蚀性能更好;受晶粒度的影响,同一 批次铝合金试样的腐蚀速率有差异,试样上拉长纤维状晶粒的尺寸更大,晶界处析出物相对较少, 其耐晶间腐蚀性能更好;由于 Mg元素更易在5083铝合金试样两侧发生偏析,因此试样上的晶间 腐蚀裂纹呈中间浅、两侧深的趋势,这也导致腐蚀速率较小试样的晶间腐蚀裂纹较浅,试样中部晶 间腐蚀裂纹最深;在晶粒度尺寸较大与 Mg元素向试样两侧偏析的联合作用下,5083铝合金试样 上出现“白色亮条”,这是耐晶间腐蚀性能良好的标志。
- 阅读(8)
- [检测百科]分享:超高转速搅拌摩擦焊铝合金板的焊接变形和残余应力2023年02月02日 11:50
- 采用10000r??min-1以上的超高转速搅拌摩擦焊设备,对100mm×80mm×1mm 的 2014铝合金板进行了对接焊.利用水雾冷却的方法控制铝合金板的变形,得到了表面成型良好且 变形较小的焊件,并对焊件的焊接变形和残余应力进行了测定和分析
- 阅读(30)
- [检测百科]分享:基于激光闪射法测量某内燃机铝合金活塞的热物性参数2022年09月29日 14:14
- 基于激光闪射法,采用闪射法导热仪测量了不同温度下某内燃机铝合金活塞的比热容、 热扩散系数及导热系数。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该内燃机铝合金活塞的热扩散系数逐渐减 小,比热容逐渐升高,导热系数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呈逐渐增大的趋势。
- 阅读(20)
- [检测百科]分享:AA3003铝合金散热器连接片表面产生黑斑的原因2022年09月27日 13:42
- AA3003铝合金散热器连接片在加工过程中,表面出现了大面积黑斑。采用宏观观察、 化学成分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连接片表面产生黑斑的原因。结果表明:在清 洗和润滑设备时,合成机油不慎滴漏在连接片表面,在钎焊加工过程中,合成机油发生焦化反应形 成黑斑。 关键词:散热器连接片;黑斑;钎焊加工
- 阅读(8)
- [检测百科]分享:铝-镁异种合金搅拌摩擦搭接焊残余应力数值模拟2022年09月26日 14:05
- 用顺序热力耦合的方法建模,通过正交试验,利用 ABAQUS软件分析了铝-镁异种 合金搅拌摩擦搭接焊中焊接速度、搭接量、搅拌头转速对残余应力的影响,获得最优的工艺参数,通 过试验验证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并研究焊接速度、搭接量对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搅拌 摩擦搭接焊的最优参数为焊接速度60mm·min-1、搭接量60mm、搅拌头转速1400r·min-1;在 不同焊接工艺下,热循环曲线和残余应力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吻合,相对误差分别小于7.5% 和8.4%,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最大残余应力出现在焊缝末端的搭接面处,最优焊接工 艺下的最大残余应力为137.7MPa;与搅拌头转速相比,焊接速度与搭接量对残余应力的影响较 大,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大,纵向残余压应力峰值升高,压应力作用范围变窄,而随着搭接量的增加, 纵向残余压应力峰值降低,压应力作用范围变宽。
-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