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测百科]分享: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高能量密度焊接研究现状2022年08月19日 15:53
- 摘 要: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独特的组织特征使其兼具塑韧性好、耐腐蚀性能好、强度高 的优势,在海洋工程、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高能量密度焊接技术具有热影响 区窄、变形程度小、残余应力低、焊接速度快、生产效率高等显著优点,近年来引起了学者的高度关 注。从焊接方法和焊接工艺2个方面介绍了双相不锈钢高能量密度焊接技术的研究进展,综述了 高能量密度焊接和焊后热处理态接头的组织和性能,最后提出目前双相不锈钢高能量密度焊接研 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 阅读(4)
- [检测百科]分享:纯钛表面FeCoNiCr0.5Al0.8 高熵合金脉冲激光熔覆层的 显微组织和性能2022年08月19日 15:39
- 采用脉冲激光熔覆技术在 TA2工业纯钛表面制备了 FeCoNiCr0.5Al0.8 高熵合金熔覆 层,研究了熔覆层的显微组织、物相组成、硬度和高温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熔覆层和基体间形成 良好的冶金结合,熔覆层中不存在裂纹、气孔等缺陷,熔合界面较平直;熔覆层表面熔池边界线处为 细小等轴晶,中部为树枝晶,熔覆层截面组织为层状分布的细晶;熔覆层由简单面心立方结构 Ti2Ni 和 AlCTi2 组成;熔覆层的平均硬度为761.23HV,是基体硬度的4倍以上;熔覆层具备良好的高温抗 氧化性能,在800℃氧化120h后的单位面积质量增加量为17mg·cm-2,仅约为基体的1/3。 关键词:脉冲激光熔覆;TA2工业纯钛;高熵合金;显微组织;高温抗氧化性能
- 阅读(16)
- [检测百科]分享:不同粒径软磁颗粒掺杂磁敏弹性体的磁致电导特性2022年08月18日 14:55
- 以磁化硅橡胶为基体,在有磁场和无磁场条件下制备了多种组分微米级(粒径 5~ 8μm)和亚微米级(粒径200nm)软磁颗粒掺杂的磁敏弹性体(MSE)试样,通过电导试验装置和磁 致电导测试系统研究了不同 MSE试样的磁致电导特性,探究磁致电导机理。结果表明:在有磁场 条件下制备微米级颗粒填充的 MSE 的磁致电导特性随着颗粒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强;随着亚微 米级颗粒掺杂量的增加,在有磁场条件下制备微米级和亚微米级颗粒掺杂的 MSE 中微米与亚微 米颗粒间产生吸附效应,零场电导与磁致电导增加值均大幅度衰减,磁致电导特性较弱;在无磁场 条件下制备不同粒径颗粒掺杂的 MSE 中
- 阅读(29)
- [检测百科]分享:不锈钢超薄板脉冲微束等离子弧焊熔池尺寸和 焊缝成形质量2022年08月18日 14:38
- 利用基于背光光源的熔池视觉传感检测系统采集超薄板脉冲微束等离子弧焊焊接过程 中熔池轮廓的变化,在平均电流为1.8A 条件下研究基值电流与峰值电流之比(0.29~0.71)、占空 比(30%~70%)、脉冲频率(25~100Hz)对304不锈钢超薄板焊接熔池尺寸和焊缝成形质量的影 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采集到的熔池宽度均小于2.5mm,熔池面积均小于3.5mm2;在平均 电流为1.8A 时,随着基值电流与峰值电流之比、占空比、脉冲频率的增加,熔池的最大宽度和面积 均逐渐减小;在不同工艺参数下获得了间断焊缝、连续不等宽焊缝、连续等宽焊缝等3种类型的焊 缝,占空比为50%、基值电流与峰值
- 阅读(24)
- [检测百科]分享:喷丸工艺对1Cr11Ni2W2MoV钢螺母表面性能和 显微组织的影响2022年08月18日 14:26
- 采用 3 种 不 同 喷 丸 强 化 工 艺 (干 喷 丸、先 干 喷 丸 后 湿 喷 丸 以 及 湿 喷 丸 )对 1Cr11Ni2W2MoV 钢螺母表面进行强化处理,比较了喷丸工艺对螺母表面残余应力、粗糙度、显微 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湿喷丸后螺母表面残余压应力最大,且最大残余压应力出现在大圆弧截面 处,达到550MPa,同时表面粗糙度Ra 最小,分布在0.75~0.85μm 范围;干喷丸后螺母的表面残 余压应力最小,表面粗糙度Ra 最大,分布在2.5~3.2μm 范围。喷丸后螺母外层晶粒破碎而得到 明显细化,而中心层的晶粒未发生明显变化;湿喷丸工艺和先干喷丸后湿喷丸工艺分别在螺母表面 形成0.15,0.25mm 深度的残余应力层,适合采用先干喷丸后湿喷丸方式对1Cr11Ni2W2MoV 钢 螺母表面进行强化处理。
- 阅读(34)
- [检测百科]分享:微米尺度压痕测试设备的研发及其可靠性2022年08月17日 15:40
- 基于 Oliver-Pharr方法和断裂韧度测试方法成功研制了一台微米尺度压痕测试设备, 使用有限元方法对其机械可靠性进行验证,并利用该设备测试了高纯铝和氧化锆陶瓷的力学性能 参数,验证设备的测试性能。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微米尺度压痕测试设备结构稳定,设计合理,闭环 控制稳定性好,噪声水平较低,满足测试要求。采用该设备在不同压入载荷下测得高纯铝及氧化锆 陶瓷的硬度、弹性模量以及断裂韧度与使用标准压痕设备测试得到的结果一致,相对误差小于 7%,证明了该设备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 阅读(66)
- [检测百科]分享:S460G1钢特厚板在调质过程中的组织演变与强韧化机制2022年08月17日 15:18
- 通过严格控制轧制参数对S460G1钢进行热轧,得到厚度150mm 的特厚板,然后进行 870~960 ℃淬火和550~660 ℃回火处理,研究了钢板的组织演变和强钢化机制。结果表明:热轧 钢板由表面向心部的组织依次为针状铁素体→粒状贝氏体→铁素体+珠光体;淬火后,表面组织主 要为板条马氏体,1/4板厚处以粒状贝氏体为主,1/2板厚处为铁素体和珠光体;其中900,930 ℃ 淬火后1/4板厚处原奥氏体晶粒细小均匀,晶粒尺寸分布集中,范围分别为4.12~31.88,5.02~ 32.69μm;热轧钢板经930 ℃淬火与600~630 ℃回火后,其表面组织为回火索氏体,1/4板厚处及 1/2板厚处的组织与淬火态类似,但板条铁素体等轴化及铁素体粗化趋势增加,此时钢板的综合力 学性能优良,屈强比不高于0.85;马氏体/奥氏体(M/A)岛的分解、析出物的大量析出、位错消失及 板条铁素体等轴化等是其具备良好强韧性的主要原因。
- 阅读(24)
- [检测百科]分享:铁素体不锈钢/16Mn钢厚板异种钢电子束焊接 接头的组织与冲击韧性2022年08月17日 14:46
- 采用电子束偏向16Mn钢侧的方法对40mm 厚铁素体不锈钢板与16Mn钢板进行电 子束焊接,研究了焊接接头不同区域的显微组织和冲击韧性。结果表明:焊缝的显微组织主要为板 条马氏体,随着距焊缝上表面距离的增大,焊缝的冲击韧性降低,断口呈现准解理和解理断裂特征。 16Mn钢侧热影响区的的组织主要由针状铁素体和羽毛状上贝氏体组成,最大冲击吸收功为113J,冲 击韧性最好,断裂类型为韧性和脆性混合断裂;铁素体不锈钢侧热影响区组织均主要由铁素体、马 氏体和颗粒状碳化物组成,冲击吸收功在6~10J之间,冲击韧性最差,断裂类型为脆性断裂,这与 粗化的铁素体晶粒和脆性碳化物有关。
- 阅读(26)
- [检测百科]分享:焊前和焊后热处理对2195铝锂合金双面搅拌 摩擦焊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2022年08月16日 15:40
- 采用双面搅拌摩擦焊方法对6mm 厚2195铝锂合金板进行焊接,对比研究了焊前与焊 后热处理(410 ℃×1h退火+510 ℃×1h固溶+155 ℃×1h人工时效)对接头显微组织及力学 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焊前热处理的接头焊核区晶粒呈细小等轴状,平均晶粒尺寸约为9.2μm, 而焊后热处理的焊核区晶粒发生了异常长大现象,平均晶粒尺寸达到0.3mm。焊前热处理接头的 抗拉强度比焊后热处理条件下的接头高约4.7%,断后伸长率也得到明显提高,且焊前热处理接头 的拉伸断裂方式为韧性断裂,焊后热处理接头的拉伸断裂方式为脆性断裂。焊前热处理接头的最 大弯曲角度大于焊后热处理接头,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
- 阅读(21)
- [检测百科]分享: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TC4合金的显微组织及硬度2022年08月16日 15:26
- 采用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技术制备不同尺寸(?8mm×25mm,?25mm×8mm)TC4合 金试样,研究了2种试样在粉末堆积方向的显微组织及硬度变化。结果表明:尺寸?8mm×25mm 试样的显微组织主要由原始β柱状晶界处的针状α集束组织和晶内针状α相互相交错形成的网篮 状魏氏组织组成,原始β柱状晶主轴平行于堆积方向并且贯穿各熔合层,残余β相弥散分布在α相 基体中;尺寸?25mm×8mm 试样顶部组织由针状α'相组成,中部组织中α'相受热分解为α相和 β相,α相宽度较大,底部组织中条状α相贯穿原始β晶粒形成集束,残余β相在α相基体中呈连续 网状分布;具有较大长宽比针状α相或α'相部位的显微硬度比具有较小长宽比条状和片状α相或 α'相的硬度高。
- 阅读(33)
- [检测百科]分享:G115钢的高温持久性能和抗蒸汽氧化性能2022年08月16日 14:56
- 在625~700 ℃和不同应力下对 G115钢进行高温持久试验,研究其高温持久性能,并 采用 Larson-Miller(L-M)参数法外推获得该钢的1×105h长时持久强度,另在650 ℃/27 MPa蒸 汽参数下对 G115钢进行2000h的氧化试验,研究氧化膜的表面及横截面形貌、物相组成及微区 成分,并与 T92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富铜相的强化作用下,G115钢在650 ℃下的长时持 久强度为82MPa,明显高于 T92钢的53MPa;G115钢的抗蒸汽氧化性能优于 T92钢,G115钢表 面氧化膜的厚度约为102μm,小于 T92钢表面氧化膜的厚度(约110μm);二者的氧化膜结构类 似,外氧化层为粗大的柱状 Fe3O4,内氧化层为 Fe-Cr细晶尖晶石和少量的 Fe3O4,且外氧化层含 有较多孔洞,剥落倾向较大。
- 阅读(459)
- [检测百科]分享:不同工艺参数下0Cr18Ni9钢薄壁管脉冲钨极氩弧焊 接头的组织与拉伸性能2022年08月15日 15:36
- 采用脉冲钨极氩弧焊(P-TIG)对规格为?14mm×2mm 的0Cr18Ni9钢管进行焊接, 研究50%脉宽比以及不同基值电流(20~30A)、峰值电流(40~60A)、脉冲频率(0.3,0.5Hz)下接 头的组织及拉伸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工艺参数下接头焊缝区组织均为奥氏体+δ铁素体,但δ铁 素体形态及含量有明显差异,热影响区奥氏体晶粒发生明显粗化。当脉冲基值电流为20A,峰值 电流为40A,脉冲频率为0.3Hz时,接头焊缝区δ铁素体呈蠕虫状,含量较多,热影响区奥氏体晶 粒尺寸较小,接头拉伸性能最优,屈服强度为 401.38 MPa,抗拉强度为 701.51 MPa,屈强比为 0.57,断口由形状均匀且尺寸较小的等轴韧窝组成。
- 阅读(22)
- [检测百科]分享:高功率激光淬火对35CrMo钢表层组织与 耐磨性能的影响2022年08月15日 15:29
- 采用高功率激光器对调质态35CrMo钢进行表面淬火处理,研究了不同激光功率(1.6, 2.4,3.2,4.0kW)下表层的显微组织、硬度及耐磨性能。结果表明:当激光功率为1.6,2.4kW 时, 35CrMo钢表层组织中存在未溶铁素体,硬度比基体低,与 GCr15钢对磨后的磨损质量变化率与基 体几乎相同,耐磨性较差;当激光功率为3.2,4.0kW 时,表层组织全部为回火马氏体,平均硬度可 以达到640HV,比常规水冷淬火后的硬度提高约20%;当激光功率为3.2kW 时,磨损质量变化率 最小,表面未发现明显的磨损痕迹,与基体相比耐磨性得到显著提高,而当激光功率提高到4.0kW 时较高的马氏体自回火程度导致硬度与耐磨性比激光功率为3.2kW 时略有降低。
- 阅读(4)
- [检测百科]分享:单轴拉伸下中锰钢组织演变和力学行为的数值模拟2022年08月15日 15:03
- 基 于 试 验 得 到 的 显 微 组 织 建 立 了 7Mn 钢 的 代 表 性 体 积 单 元 (RVE)模 型,采 用 ABAQUS软件对温轧和不同温度(600~630 ℃)退火后7Mn钢在单轴拉伸过程中的组织演变和 应力、应变分布进行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当残余奥氏体沿着拉伸方向分布时, 更容易发生协同变形,从而缓解铁素体中的应变集中,使体系处于较高的应力状态;在600 ℃退火 后残余奥氏体稳定性较高,均匀塑性变形结束时仅有部分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而630℃退火 后拉伸时残余奥氏体大部分转变为马氏体,模拟得到残余奥氏体含量与试验结果相吻合,相对误差 小于5%,验证了基于 RVE模型模拟组织演变的准确性;在615,630 ℃退火后,模拟得到应力-应 变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相对误差小于5%,验证了基于 RVE 模型模拟单轴拉伸行为的准确 性,但在600 ℃退火后,由于各相本构模型未考虑到细晶强化和固溶强化作用,导致模拟结果与试 验结果存在较大偏差。
- 阅读(6)
- [检测百科]分享:海洋环境中运动副材料摩擦学性能的研究进展2022年08月11日 15:51
- 随着海洋中丰富资源的深入开发,涉海机械装备运动副的摩擦磨损问题越来越受到研 究人员的重视。综述了海洋环境下金属、陶瓷、聚合物等运动副中主要材料的研究现状,系统分析 了海洋工况下运动副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因素,讨论了深海摩擦学测试设备的研究进展,为涉海 机械装备运动副的选材和应用提供支撑。
- 阅读(59)
- [检测百科]分享:摩擦条件对磁轨制动器极靴材料与钢轨材料间 摩擦因数的影响2022年08月11日 15:17
- 将磁轨制动器极靴用铸造 Q235B钢和油淬硬化45钢组成销-盘摩擦副进行摩擦试验, 研究了滑动速度(10~100km·h-1)、法向载荷(10~80N)和润滑条件(干摩擦、水润滑)对摩擦因 数和磨损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滑动速度的增大,摩擦副的摩擦因数均在3s内达到稳定; 稳定摩擦因数随滑动速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但变化范围较小,集中在0.40~0.55区间;法向载 荷对摩擦因数的影响较小;随着滑动速度的增大,Q235B 钢销试样的磨损机制由磨粒磨损向黏着 磨损转变,法向载荷的增大会导致更为严重的黏着磨损;在摩擦时进行水润滑可以降低摩擦因数, 减轻磨损程度。
- 阅读(20)
- [检测百科]分享:热轧超高强钢 M1200HS的显微组织与磨粒磨损性能2022年08月11日 14:56
- 采用热轧和在线直接淬火工艺制备热轧超高强钢 M1200HS,研究了其显微组织、力学 性能及在石英砂与水的混合物中的磨粒磨损性能,并与传统低合金耐磨钢 NM400和 NM450作对 比。结果表明:M1200HS钢的显微组织为马氏体和极少量铁素体,其马氏体板条尺寸较大,大角 度晶界占比较小;M1200HS 钢的抗拉强度和硬度分别为 1387 MPa和 403 HB,均符合 GB/T 24186-2009标准,且与 NM400钢近乎相当,但低于 NM450钢;3种试验钢的磨损机制均为微观 切削机制,M1200HS钢与 NM400钢的耐磨粒磨损性能相当,但低于 NM450钢。
- 阅读(17)
- [检测百科]分享:激光冲击强化TC4双相钛合金过程中β相的细化机理2022年08月10日 15:34
- 采用激光冲击强化(LSP)技术对 TC4双相钛合金进行表面强化处理(冲击0~3次), 研究了β相晶粒细化机理以及强化前后残余应力、表面硬度及疲劳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激光冲 击强化过程中,β相晶粒内的位错首先通过滑移形成位错线,随着塑性变形加剧,位错不断堆积形 成位错壁和位错胞,位错进一步运动后形成亚晶界,并通过动态再结晶实现晶粒细化;3次冲击强 化后,合金的晶粒尺寸由原始板材的21.33μm 降至4.68μm;随着激光冲击强化次数增加,合金表 面的残余压应力、显微硬度及疲劳强度均增大。
- 阅读(212)
- [检测百科]分享:工艺参数对激光选区熔化成形TA32钛合金 成形质量及硬度的影响2022年08月10日 14:29
- 采用 激 光 选 区 熔 化 (SLM)技 术 制 备 TA32 钛 合 金 试 样,研 究 了 激 光 功 率 (200~ 400 W)、扫描速度(800~1200mm·s-1)和扫描间距(90~130μm)对成形质量及硬度的影响。结 果表明:随着扫描速度增加,SLM 成形 TA32钛合金的表面粗糙度先减小后增大,相对密度和维氏 硬度均逐渐降低;随着扫描间距增大,钛合金的表面粗糙度先减小后增大,相对密度和维氏硬度均 先降低后升高;随着激光功率增加,钛合金的表面粗糙度先减小后增大,相对密度和维氏硬度均先 升高后降低;适用于 TA32钛合金SLM 成形的激光能量密度范围为45~75J·mm-3。
- 阅读(26)
- [检测百科]分享:固溶时效处理过程中 Mg-Ce合金中稀土相的 分布变化规律2022年08月10日 14:04
- 以纯镁和 Mg-30Ce中间合金为原料铸造铈质量分数为 1% 的 Mg-Ce合金,并进行 420 ℃×8h固溶和200 ℃×20h时效处理,研究了不同状态时合金中稀土相分布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铸态、固溶态和时效态合金中的稀土相均为 Mg12Ce;铸态合金中的稀土析出相分布不均 匀,以晶界处析出为主,晶粒内析出为辅,且析出相尺寸、形貌差异较大;固溶处理后,稀土相大多溶 解于镁基体,但晶界处和部分晶粒内仍有一定量残余;时效处理后稀土相在晶粒内重新均匀、弥散 析出,晶界处析出量较少,与铸态合金相比,析出相尺寸更加细小、分布更加均匀。
-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