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测百科]分享:结构功能一体化高锰减振钢研究发展概况2024年07月29日 15:05
- 摘要 阻尼材料主要通过内耗把振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而减少振动和噪声,这种从材料本身入手来实现减振降噪的方法最为直接和有效。作为一种新兴的结构功能一体化钢铁材料,高锰减振钢依靠其大量的ε马氏体和层错等作为阻尼源而呈现突出的阻尼特性,在力学性能、成本以及适用范围等方面也具有独特的综合优势。结合团队前期取得的研究结果,本文主要对高锰减振钢的国内外研究和发展情况进行综述。首先,对高锰减振钢的微观组织特征进行介绍,分析热与变形诱导条件下奥氏体、ε马氏体和α'马氏
- 阅读(12)
- [检测百科]分享:聚变堆用W在等离子体作用下的辐照损伤行为研究进展2024年07月26日 13:27
- 刘伟,1,陈婉琦2,马梦晗1,李恺伦3 1清华大学 材料学院 北京 100084 2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840 3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190 摘要 核聚变反应堆中,W因为其高熔点、高导热性、低溅射率和低氚(T)滞留等优势,成为面向等离子体材料中最有应用前景的候选材料。在服役过程中,W会受到低能高束流等离子体的辐照作用,导致材料表面产生微纳尺度的损伤结构,如表面起泡和表面纳米组织等,引起导热性能和力学性能下降,从而严重影响
- 阅读(19)
- [检测百科]分享:K439B铸造高温合金800℃长期时效组织与性能演变2024年07月26日 13:26
- 张雷雷1,2,陈晶阳,2,汤鑫2,肖程波2,张明军2,杨卿,1 1西安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西安 710048 2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先进高温结构材料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5 摘要 对K439B合金开展800℃、3000 h长期时效,研究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演变,分析室温拉伸及815℃、379 MPa持久性能的变形机制。结果表明:热处理态K439B合金中的γ'相呈球状,晶界存在MC及M23C62种碳化物,
- 阅读(33)
- [检测百科]分享:GH3600镍基高温合金极薄带的制备及尺寸效应2024年07月25日 14:59
- 于少霞,王麒,邓想涛,,王昭东, 东北大学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沈阳 110819 摘要 采用冷轧+退火工艺,得到了厚度为0.07 mm的GH3600镍基高温合金极薄带,研究了冷轧压下量和退火温度对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厚度变化引起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冷轧压下量的增加,合金中的晶粒沿轧制方向被拉长,退火孪晶逐渐消失;退火后得到完全再结晶组织,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晶粒尺寸增加,带材强度和硬度下降;退火温
- 阅读(18)
- [检测百科]分享:热输入对电弧增材制造船用高强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2024年07月25日 13:16
- 侯旭儒1,2,赵琳,2,任淑彬1,彭云,2,马成勇2,田志凌2 1.北京科技大学 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北京 100083 2.钢铁研究总院 北京 100081 摘要 采用冷金属过渡(CMT)技术+脉冲(P)电弧增材制造工艺制备了不同热输入的590 MPa (屈服强度)级船用高强钢构件,利用OM、SEM、EBSD和TEM等方法研究了热输入对成形构件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输入为5.6 kJ/cm时,构件显微组织主要为上贝氏体
- 阅读(12)
- [检测百科]分享:自然时效对Al-2.95Cu-1.55Li-0.57Mg-0.18Zr合金160℃人工时效的影响2024年07月22日 14:45
- 巩向鹏,伍翠兰,,罗世芳,沈若涵,鄢俊 湖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分辨电镜中心 长沙 410012 摘要 针对Al-Cu-Li-Mg合金中自然时效对后续人工时效析出行为的影响机制问题,借助TEM、三维原子探针(3DAP)、三维重构(3DET)及力学性能测试等实验方法,系统研究了自然时效对Al-2.95Cu-1.55Li-0.57Mg-0.18Zr合金在160℃人工时效时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时效形成的富Mg或Cu-Mg
- 阅读(50)
- [检测百科]分享:SiC颗粒增强Al-Zn-Mg-Cu复合材料的时效行为和力学性能2024年05月24日 13:29
- 马国楠1,2, 朱士泽1,2, 王东1(), 肖伯律1, 马宗义1 1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师昌绪先进材料创新中心 沈阳 110016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016 摘要 利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含15%SiC (体积分数) 的SiC/Al-7.5Zn-2.8Mg-1.7Cu (质量分数,%)复合材料及其合金,对比了复合材料及其合金的硬度、电导率和力学性能随时效时间延长的变化规律,并提出了适用于SiC/Al-Z
- 阅读(15)
- [检测百科]分享:新型纳米复合强化9Cr-ODS钢的设计、组织与力学性能2024年05月21日 15:17
- 芮祥1,2,李艳芬,1,2,3,张家榕2,3,王旗涛1,2,严伟1,2,3,单以银1,2,3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016 2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师昌绪先进材料创新中心 沈阳 110016 3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核用材料与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 沈阳 110016 摘要 设计了一种新型纳米氮化物(MX相)与氧化物协同强化的9Cr-ODS钢,并对粉末冶金制备材料在不同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与显微组织进行了测试表征。采用粉
- 阅读(20)
- [检测百科]分享:基于不同 α / β 团簇式比例的Ti-Al-V合金的铸态组织和力学性能2024年05月21日 14:45
- 朱智浩1, 陈志鹏1, 刘田雨2, 张爽3, 董闯1,3(), 王清1 1大连理工大学 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大连 1160242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 高端装备轻合金铸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沈阳 1100223大连交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大连 116028 摘要: 在课题组前期工作基础上,设计并铜模吸铸了满足α-{[Al-Ti12](AlTi2)}17 -n+β-{[Al-Ti14](V2Ti)}n团簇式的合金系列,通过改变
- 阅读(14)
- [检测百科]分享:马氏体钢MS1180在高应变速率 下的力学性能2024年05月17日 13:14
- 汽车在轻量化的同时需要保证安全性能,对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研究与表征,对汽车车身 设计及选材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使用高速拉伸试验机对本钢马氏体钢MS1180进行高应变速 率拉伸测试,研究了材料应力与应变速率的关系,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动态本构模型对材料应变率效 应和塑性硬化行为的影响,确认了加权组合方式的Swift-Hockett/Sherby模型在描述材料动态力学性 能方面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节能、安全与环保是汽车工业目前发展的主 要方向,汽车在轻量化的同时需要安全性
- 阅读(9)
- [检测百科]分享:贝氏体等温处理对C-Mn-Al系TRIP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2024年05月15日 12:55
- 李霞, 王亚芬, 佟铁印, 胡小强, 李春诚 本钢技术研究院, 辽宁 本溪 117000 摘要:针对高Al系TRIP钢,采用390、410、430和450 ℃温度进行热模拟实验,分析四种贝氏体处理工艺对钢板力学性能和组织比例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伴随实验温度的提高,铁素体体积分数呈升高趋势,马氏体+贝氏体+奥氏体的体积分数不断下降。在410℃~430℃温度范围内,钢中残余奥氏体和残奥中碳含量有最佳值,此时力学性能指标也最理想,强
- 阅读(11)
- [检测百科]分享:RS590轮辋用钢焊缝开裂原因分析2024年05月13日 13:34
- 韩宇1,, 姜文超2, 刘志璞1 1. 本钢技术研究院,辽宁 本溪 117000 2. 本钢制造部,辽宁 本溪 117000 摘要:本文通过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检验、硬度实验和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了闪光对焊RS590钢轮辋焊缝开裂的原因。结果表明,焊缝存在的魏氏体组织使焊缝塑性变差,并在校正工序的应力作用下由氧化夹杂物产生的裂纹源不断扩展,导致轮辋在校正时产生开裂。优化闪光对焊工艺,控制焊缝奥氏体晶粒尺寸,是降低RS5
- 阅读(21)
- [检测百科]分享:炉内边部加热器对热镀锌加P高强钢力学性能及表面质量的影响2024年05月09日 13:36
- 焦坤, 富聿晶, 刘宏亮, 陈宇, 姜文超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辽宁 本溪 117000 摘要:本文针对热镀锌加P高强钢在生产过程中边部加热器对材料力学性能及表面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P元素会造成带钢边部的温降从而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及表面质量。研究表明,生产过程中退火段边部加热器设定高于带钢退火温度10~20 ℃时可以保证材料边部与中心的力学性能均匀性,并且材料晶粒度基本保持一致;入锌锅前的均衡段边部加热器设定为
- 阅读(10)
- [检测百科]分享:本钢SUS304钢种宽幅0.2 mm极薄规格冷轧产品试制2024年05月08日 15:58
- 王飞 本钢技术研究院,辽宁 本溪 117000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本钢不锈钢高附加值产品比例,树立本钢不锈钢品牌,本文采用本钢不锈钢现有工艺装备将2.5 mm厚度SUS304(No.1)冷轧用热轧原料通过二次轧程试制生产0.2 mm×1219 mm的SUS304(2B)冷轧产品,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控制难点并完成工艺定型,成品各项技术指标完全满足JIS G4305标准要求,且产品的厚度、精度、力学性能、板形以及表面质量均达到较好的水平,完
- 阅读(21)
- [检测百科]分享:钛含量对热轧高强钢屈服强度的影响2024年05月08日 15:56
- 崔宏涛, 王亚东, 苗隽 本钢板材研发院,辽宁 本溪 117000 摘要:Ti微合金化作为低成本、高效强化钢结构强度的有效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本文通过金相显微镜及拉伸试验机系统对600 ℃卷曲温度下不同钛含量热轧高强钢的组织形态、析出相和性能变化规律及强化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i的细晶强化与析出强化对产品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Ti质量分数在0.055%以下对屈服强度增量较小,在0.055%~0.075%之间屈服强度提升明显,超过0
- 阅读(20)
- [检测百科]分享:SPHE压缩机壳体冲压制耳缺陷分析2024年04月29日 13:48
- 董学涛, 金世铨, 王亚东, 董檠阳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制造部,辽宁 本溪 117000 摘要:热轧酸洗板是表面质量和使用性能介于热轧板和冷轧板之间的中间产品,在冲压SPHE热轧酸洗板制造冰箱压缩机壳体时发现存在批量制耳缺陷。针对此问题,对生产过程进行自查并对缺陷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力学性能、金相分析等检测。结果表明引起冲压制耳缺陷的主要原因为:异常混晶组织的出现;钢板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厚度公差及厚度均匀性的控制。制定了具体的解
- 阅读(16)
- [检测百科]分享:热镀锌双相钢DP780电阻点焊工艺2024年04月28日 15:30
- 王亚东, 王亚芬, 张秀香, 韩丹, 杨天一, 陈虹宇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辽宁 本溪 117000 摘要:为了改善热镀锌双相钢DP780电阻点焊接头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在电阻点焊之后通过增加回火脉冲,对比不同点焊工艺对点焊接头组织、硬度、拉伸载荷和吸收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脉冲工艺下,熔核区组织为粗大的板条马氏体,拉伸载荷较低,增加回火脉冲使熔核区组织细化,熔核区和热影响区的马氏体软化,塑韧性提高,脆硬倾向
- 阅读(7)
- [检测百科]分享:贝氏体等温处理对C-Mn-Al系TRIP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2024年04月09日 15:28
- 李霞, 王亚芬, 佟铁印, 胡小强, 李春诚 本钢技术研究院, 辽宁 本溪 117000 摘要:针对高Al系TRIP钢,采用390、410、430和450 ℃温度进行热模拟实验,分析四种贝氏体处理工艺对钢板力学性能和组织比例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伴随实验温度的提高,铁素体体积分数呈升高趋势,马氏体+贝氏体+奥氏体的体积分数不断下降。在410℃~430℃温度范围内,钢中残余奥氏体和残奥中碳含量有最佳值,此时力学性能指标
- 阅读(9)
- [检测百科]分享:RS590轮辋用钢焊缝开裂原因分析2024年04月07日 15:29
- 韩宇1,, 姜文超2, 刘志璞1 1. 本钢技术研究院,辽宁 本溪 117000 2. 本钢制造部,辽宁 本溪 117000 摘要:本文通过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检验、硬度实验和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了闪光对焊RS590钢轮辋焊缝开裂的原因。结果表明,焊缝存在的魏氏体组织使焊缝塑性变差,并在校正工序的应力作用下由氧化夹杂物产生的裂纹源不断扩展,导致轮辋在校正时产生开裂。优化闪光对焊工艺,控制焊缝奥氏体晶粒尺寸,
- 阅读(9)
- [检测百科]分享:炉内边部加热器对热镀锌加P高强钢力学性能及表面质量的影响2024年03月28日 14:35
- 焦坤, 富聿晶, 刘宏亮, 陈宇, 姜文超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辽宁 本溪 117000 摘要:本文针对热镀锌加P高强钢在生产过程中边部加热器对材料力学性能及表面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P元素会造成带钢边部的温降从而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及表面质量。研究表明,生产过程中退火段边部加热器设定高于带钢退火温度10~20 ℃时可以保证材料边部与中心的力学性能均匀性,并且材料晶粒度基本保持一致;入锌锅前的均衡段边部加热器设
-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