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测百科]分享:国产690TT合金 U形管弯管区性能测定2022年10月25日 14:48
- 对国产蒸汽发生器690TT 合金 U 形管弯管区进行壁厚测量、金相检验、晶间腐蚀、应力 腐蚀、残余应力测试等试验,并与直管区的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国产蒸汽发生器690TT 合金 U 形管弯管区外侧壁厚减薄最大为7.8%,弯管区的显微组织、晶粒大小及晶间腐蚀速率均与直管 区相当。弯管后弯管区内侧表面残余应力为拉应力,外侧表面残余应力为压应力,消应力热处理后 弯管区残余应力绝对值减小,不易发生应力腐蚀。采用弯管及消应力热处理可以使国产690TT 合 金 U 形管弯管区的各项性能满足使用要求。
- 阅读(14)
- [检测百科]分享:模拟焊后热处理温度对 Q345R钢板焊接接头的 焊接残余应力及力学性能的影响2022年09月29日 13:33
- 通过热处理试验、残余应力测试、拉伸试验、弯曲试验、硬度试验等方法,分析了模拟焊 后热处理温度对 Q345R钢板焊接接头的残余应力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模拟焊后热处 理温度由400 ℃提高至620 ℃,Q345R钢板焊接接头的残余应力逐渐减小,经620 ℃热处理后,可 基本消除其焊接残余应力;随着模拟焊后热处理温度的提高,Q345R 钢板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有 所降低,不同区域的硬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热影响区的硬度降低最明显,焊缝硬度次之,母材 硬度基本不变。
- 阅读(9)
- [检测百科]分享:某高温高压J型染色机机头开裂原因2022年09月27日 14:54
- 某高温高压J型染色机机头发生开裂,通过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扫描电 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机头开裂的原因。结果表明:J型染色机内染液的氯离子含量较高, 氯离子在机头R 部位聚集,使其内表面钝化膜遭到破坏而发生点蚀,在机头内部的工作应力和机 头冷加工时产生的残余应力的共同作用下,点蚀扩展成为微裂纹,最终导致机头发生应力腐蚀 开裂。
- 阅读(5)
- [检测百科]分享:发动机铸铁气缸盖热处理前后的残余应力对比2022年09月26日 16:00
- 刘庆义1,姜爱龙1,陈 静2,陈怀宁2,李东旭2 (1.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潍坊 261000; 2.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核用材料安全与评价评价重点实验室,沈阳 110016) 摘 要:采用压痕应变法、全释放应变法和深孔(DHD)法分别检测两种材料4种型号的发动机铸 铁气缸盖在热处理前后的残余应力,分析了热处理消除气缸盖残余应力的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压痕 应变法和全释放应变法测得热处理前后气缸盖表面的残余应力基本为压应力,两种方法测得的残余 应力水平相当,除3号气缸盖外,
- 阅读(15)
- [检测百科]分享:铝-镁异种合金搅拌摩擦搭接焊残余应力数值模拟2022年09月26日 14:05
- 用顺序热力耦合的方法建模,通过正交试验,利用 ABAQUS软件分析了铝-镁异种 合金搅拌摩擦搭接焊中焊接速度、搭接量、搅拌头转速对残余应力的影响,获得最优的工艺参数,通 过试验验证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并研究焊接速度、搭接量对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搅拌 摩擦搭接焊的最优参数为焊接速度60mm·min-1、搭接量60mm、搅拌头转速1400r·min-1;在 不同焊接工艺下,热循环曲线和残余应力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吻合,相对误差分别小于7.5% 和8.4%,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最大残余应力出现在焊缝末端的搭接面处,最优焊接工 艺下的最大残余应力为137.7MPa;与搅拌头转速相比,焊接速度与搭接量对残余应力的影响较 大,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大,纵向残余压应力峰值升高,压应力作用范围变窄,而随着搭接量的增加, 纵向残余压应力峰值降低,压应力作用范围变宽。
- 阅读(13)
- [检测百科]分享:补焊修复12Cr12Mo钢叶片表层复合喷丸后的 残余应力2022年09月15日 14:26
- 对补焊修复的12Cr12Mo马氏体耐热钢燃气轮机叶片表面进行陶瓷丸+玻璃丸的复合 喷丸处理,研究了复合喷丸对叶片表层不同位置处残余应力、显微组织以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 明:复合喷丸后叶片表面各区域均引入较高水平的残余压应力场,其中补焊区残余应力的变化最明 显,引入的残余压应力最大,由复合喷丸前的35~224MPa范围拉应力变为-937~-884 MPa范 围压应力;复合喷丸后,叶片表层的 X射线衍射半高宽随距表面距离的增加而减小,补焊区表层的 X射线衍射半高宽均高于热影响区和基体,说明随距表面距离的增加,组织变形程度减小,且补焊 区组织形变最大,组织最细小;叶片表层的硬度随距表面距离的增加而降低,补焊区的表面硬度为 621HV,高于热影响区的482HV 和基体的431HV。
- 阅读(17)
- [检测百科]分享: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高能量密度焊接研究现状2022年08月19日 15:53
- 摘 要: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独特的组织特征使其兼具塑韧性好、耐腐蚀性能好、强度高 的优势,在海洋工程、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高能量密度焊接技术具有热影响 区窄、变形程度小、残余应力低、焊接速度快、生产效率高等显著优点,近年来引起了学者的高度关 注。从焊接方法和焊接工艺2个方面介绍了双相不锈钢高能量密度焊接技术的研究进展,综述了 高能量密度焊接和焊后热处理态接头的组织和性能,最后提出目前双相不锈钢高能量密度焊接研 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 阅读(4)
- [检测百科]分享:喷丸工艺对1Cr11Ni2W2MoV钢螺母表面性能和 显微组织的影响2022年08月18日 14:26
- 采用 3 种 不 同 喷 丸 强 化 工 艺 (干 喷 丸、先 干 喷 丸 后 湿 喷 丸 以 及 湿 喷 丸 )对 1Cr11Ni2W2MoV 钢螺母表面进行强化处理,比较了喷丸工艺对螺母表面残余应力、粗糙度、显微 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湿喷丸后螺母表面残余压应力最大,且最大残余压应力出现在大圆弧截面 处,达到550MPa,同时表面粗糙度Ra 最小,分布在0.75~0.85μm 范围;干喷丸后螺母的表面残 余压应力最小,表面粗糙度Ra 最大,分布在2.5~3.2μm 范围。喷丸后螺母外层晶粒破碎而得到 明显细化,而中心层的晶粒未发生明显变化;湿喷丸工艺和先干喷丸后湿喷丸工艺分别在螺母表面 形成0.15,0.25mm 深度的残余应力层,适合采用先干喷丸后湿喷丸方式对1Cr11Ni2W2MoV 钢 螺母表面进行强化处理。
- 阅读(34)
- [检测百科]分享:激光冲击强化TC4双相钛合金过程中β相的细化机理2022年08月10日 15:34
- 采用激光冲击强化(LSP)技术对 TC4双相钛合金进行表面强化处理(冲击0~3次), 研究了β相晶粒细化机理以及强化前后残余应力、表面硬度及疲劳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激光冲 击强化过程中,β相晶粒内的位错首先通过滑移形成位错线,随着塑性变形加剧,位错不断堆积形 成位错壁和位错胞,位错进一步运动后形成亚晶界,并通过动态再结晶实现晶粒细化;3次冲击强 化后,合金的晶粒尺寸由原始板材的21.33μm 降至4.68μm;随着激光冲击强化次数增加,合金表 面的残余压应力、显微硬度及疲劳强度均增大。
- 阅读(213)
- [检测百科]分享:车削加工工艺对EA4T车轴钢疲劳性能的影响2022年01月25日 15:15
- 对不同工艺车削加工的 EA4T 车轴钢进行旋转弯曲疲劳试验,研究了车削加工工艺对该钢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车削加工工艺下,试验钢轴向残余压应力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50MPa,
- 阅读(15)
- [检测百科]分享:不同喷丸强度下镍铝青铜的表面喷丸强化效果2022年01月17日 15:14
- 采用0.15,0.20,0.25mm 的喷丸强度对铸态镍铝青铜进行了表面喷丸强化处理,对比分析了喷丸前后镍铝青铜表层的残余应力、显微硬度、微观形貌及表面粗糙度,并计算了表层的亚晶尺寸和显微畸变.结果表明:随着喷丸强度的提高,镍铝青铜表面的残余压应力和加工硬化程度都逐渐增大;但喷丸强度过大时,表面粗糙度明显增大并伴随有显微裂纹产生,
- 阅读(12)
- [检测百科]分享:X射线衍射法测定圆棒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因素2021年12月29日 09:23
- 采用 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圆棒表面的残余应力,讨论了检测方法、检测设备状态、试样状态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表面残余应力测定过程中,应在检测设备稳定工作的前提下,根据材料类型和晶体结构来选择检测参数,考虑试样的割取与保护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对于组织状态复杂的材料,可适当增加摆动角来提高检测精度.
- 阅读(16)
- [检测百科]分享:GH4169合金的反常应力松弛行为2021年12月15日 14:28
- 对GH4169合金在500,620,720℃下进行了应力松弛、蠕变和热膨胀试验,结合显微组织观察研究了合金的应力松弛行为.结果表明:在500 ℃和620 ℃应力松弛试验过程中,GH4169合金的应力随时间的延长反常增大。
- 阅读(15)
- [检测百科]锅炉末级再热器TP310HCbN奥氏体耐热钢弯头 泄漏原因分析2021年11月26日 13:05
- 摘 要:通过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金相检验、断口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对某锅炉末级再热器用 TP310HCbN 奥氏体耐热钢弯头泄漏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弯头泄漏是因为其曾受到磕碰,破坏了钢管外表面的钝化膜;在腐蚀介质、管内压应力、弯管残余应力以及凹坑处附加内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弯头发生了应力腐蚀开裂. 关键词:TP310HCbN 奥氏体耐热钢;弯头;泄漏;磕碰;应力腐蚀开裂 中图分类号:TG142.7;TM62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G4
- 阅读(4)
- [检测百科]分享:18CrNiMo7G6钢齿轮轴开裂失效分析2021年11月08日 14:31
- 某18CrNiMo7G6钢齿轮轴在机械加工结束后,在库存期间发生了轴向开裂.利用宏观分析、化学成分分析、渗碳层深度测定、扫描电镜观察、能谱分析等方法,对齿轮轴的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齿轮轴原材料冶炼过程不当,混入了小颗粒状氧化铝类夹渣;在随后的锻打拉拔过程中小颗粒形成条带状,破坏了材料的连续性,形成应力集中;在较大的残余应力作用下,齿轮轴发生了延迟性开裂.
- 阅读(6)
- [检测百科]分享:孔挤压强化对7A85铝合金锻件组织和疲劳性能的影响2021年08月23日 10:26
- 采用孔挤压方法对含孔的7A85铝合金锻件进行了强化,对比分析了孔挤压前后试样的疲劳寿命;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以及X射线应力仪等研究了挤压前后试样的疲劳断口形貌、显微组织变化以及孔表层的残余应力场。结果表明:采用5.3%的挤压过盈量可达到最佳强化效果,其疲劳寿命是挤压强化前的11倍;孔挤压强化后,试样在强化层处产生位错缠结及残余压应力,可有效延缓疲
- 阅读(12)
- [检测百科]分享:三类内应力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疲劳的作用2021年06月03日 10:25
- 白 涛1,何家文2 (1.昌宇应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上海200122;2.西安交通大学,西安710049) 摘 要:系统阐述了三类内应力的分类和内在关系,指出除了业内熟知的残余应力外,微观应力尤其是第二类内应力亦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并给出了第二类内应力可能的测试手段———聚 焦离子束(FIB)微创法,最后分别对三类内应力对材料疲劳性能的影响及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内应力;残余应力;微观应力;聚焦离子束(FIB);疲劳
- 阅读(51)
- [检测百科]螺纹搓丝不当牙底会造成何种缺陷2020年06月12日 14:24
- GH738高温合金自锁螺母因自锁收口成型工序安排不当,收口加工残余应力没有消除,在安装应力的作用下,两者叠加螺母收口端面产生应力裂纹,见图8-49。
- 阅读(134)
- [检测百科]高温合金自锁螺母应变裂纹金相分析2020年06月12日 14:15
- GH738高温合金自锁螺母因自锁收口成型工序安排不当,收口加工残余应力没有消除,在安装应力的作用下,两者叠加螺母收口端面产生应力裂纹,
-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