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测百科]分享:添加铝对退火态高碳铬钢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2023年05月06日 14:53
- 对添加质量分数4%铝的高碳铬钢进行退火处理,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硬度计等研究其显微组织和性能,并与不含铝高碳铬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4%铝后,高碳铬钢的密度为7.33g??cm-3,比不含铝高碳铬钢的减小了6%,临界相变点提高,两相区温度范围扩大,适宜退火温度提高了100℃,硬度高于不含铝高碳铬钢的;不含铝高碳铬钢为过共析钢,添加质量分数4%铝的高碳铬钢为亚共析钢,铝完全固溶于铁素体中,改变了第二相的析出顺序,使铁素体相优先于渗碳体相析出.
- 阅读(5)
- [检测百科]分享:6061铝合金激光填丝焊接接头的组织与力学性能2023年04月24日 15:41
- 通过显微硬度计、拉伸试验机、扫描电镜和 X射线衍射仪等研究了激光填丝焊接6mm厚6061铝合金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焊缝中心区域的显微组织为等轴晶,由αGAl固溶体组成,无β(Mg2Si)强化相析出,近熔合区的焊缝组织为柱状晶;焊接接头焊缝的硬度最低,约为73HV,母材的硬度最高,约为110HV
- 阅读(10)
- [检测百科]分享:铝硅合金金相试样制备技巧2023年02月28日 16:14
- 在制备铝硅合金的金相试样时,其磨面易在低压力下出现硅粒脱落的现象,细微划痕很 难消除,易造成假象。对铝硅合金金相试样制备的基本操作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和 总结,以便给理化检验工作者提供参考。
- 阅读(15)
- [检测百科]分享:2A02铝合金过烧组织特征及金相检验技术的改进2023年02月27日 15:46
- 为了更精确地评定铝合金过烧组织,以2A02变形铝合金为例,通过过热淬火处理制取 金相试样,对传统的金相检验方法进行了技术改进,并对过烧组织特征及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 果表明:使用体积分数为0.5%的氢氟酸浸蚀试样有助于在光学显微镜下准确地判定临界过烧组 织;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可以帮助操作人员准确区分临界过烧状态组织的特征和相。2A02铝合 金在510 ℃以下固溶的显微组织正常,硬度随固溶温度上升稍有增加;在510 ℃以上固溶时,会逐 渐出现初熔小球,有轻微过烧现象;在520 ℃时出现断续网状复熔、晶界,为典型的过烧组织;在 530℃时晶界复熔加粗,出现大尺寸复熔球,为严重过烧组织;在550 ℃时,局部复熔球变成空洞; 铝合金在过烧后,其硬度和耐腐蚀性急剧下降。
- 阅读(52)
- [检测百科]分享:5083铝合金的耐晶间腐蚀性能2023年02月27日 15:22
- :采用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分析以及透射电镜测试等方法研究5083铝合金的耐晶间腐蚀 性能,并探讨5083铝合金试样上“白色亮条”对铝合金性能的影响及其形成原因。结果表明:5083 铝合金试样发生晶间腐蚀后,表面的“白色亮条”使其耐晶间腐蚀性能更好;受晶粒度的影响,同一 批次铝合金试样的腐蚀速率有差异,试样上拉长纤维状晶粒的尺寸更大,晶界处析出物相对较少, 其耐晶间腐蚀性能更好;由于 Mg元素更易在5083铝合金试样两侧发生偏析,因此试样上的晶间 腐蚀裂纹呈中间浅、两侧深的趋势,这也导致腐蚀速率较小试样的晶间腐蚀裂纹较浅,试样中部晶 间腐蚀裂纹最深;在晶粒度尺寸较大与 Mg元素向试样两侧偏析的联合作用下,5083铝合金试样 上出现“白色亮条”,这是耐晶间腐蚀性能良好的标志。
- 阅读(6)
- [检测百科]分享:碳纳米管/铝界面反应程度及其与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的关系2023年01月29日 14:05
- 李忠文1,林仁邦2,胡励2,俞子贇3,鄢来朋3,谭占秋3,范根莲3,李志强3,张荻3 (1.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青岛266111;2.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上海201108; 3.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0) 摘 要:采用电化学溶解G气相色谱标定方法,研究了不同烧结时间下质量分数2%CNTs/5083Al 复合材料中界面反应程度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界面反应程度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 明:在570℃烧结温度下,
- 阅读(20)
- [检测百科]分享:2A12铝合金弹性常数数字图像相关测试法 及其参数灵敏度分析2022年11月23日 15:43
- 建立了基于三维数字图像相关(3DGDIC)的非接触光学测试系统,对2A12铝合金弹性 常数进行了测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DIC子区和步长的大小对材料弹性常数测试结果的影响,并 探讨了2A12铝合金在拉伸载荷作用下的变形演化规律.结果表明:3组2A12铝合金试样测得的 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分别为66.32,67.51,63.08GPa和0.333,0.336,0.347;改变子区大小将引起图像噪音的变化,对测试结果的影响较改变步长的影响更为明显,步长则主要作用于DIC算法的运行时间;2A12铝合金试样在整个拉伸过程中依次经过弹性变形、均匀塑性流动以及应变局部化三个阶段后发生断裂.
- 阅读(13)
- [检测百科]分享:铝合金中厚板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及其疲劳损伤2022年09月28日 14:03
- 采用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焊接了厚度为12mm 的7N01-T5铝合金板,分析了焊接接 头的显微组织,并对焊接接头进行了拉伸及疲劳试验。用能谱分析法确定了疲劳条带间的二次相 为含 Fe相,提出了一种二次相所致的疲劳微裂纹萌生模型,解释了在疲劳条带间第二相处的微裂 纹萌生原因。结果表明: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为259 MPa,延伸率为11.4%,接头的拉伸断裂形式 为韧性断裂和脆性断裂混合形式;二次相导致的微裂纹会加快疲劳裂纹的扩展速率
- 阅读(8)
- [检测百科]分享:AA3003铝合金散热器连接片表面产生黑斑的原因2022年09月27日 13:42
- AA3003铝合金散热器连接片在加工过程中,表面出现了大面积黑斑。采用宏观观察、 化学成分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连接片表面产生黑斑的原因。结果表明:在清 洗和润滑设备时,合成机油不慎滴漏在连接片表面,在钎焊加工过程中,合成机油发生焦化反应形 成黑斑。 关键词:散热器连接片;黑斑;钎焊加工
- 阅读(6)
- [检测百科]分享:铝-镁异种合金搅拌摩擦搭接焊残余应力数值模拟2022年09月26日 14:05
- 用顺序热力耦合的方法建模,通过正交试验,利用 ABAQUS软件分析了铝-镁异种 合金搅拌摩擦搭接焊中焊接速度、搭接量、搅拌头转速对残余应力的影响,获得最优的工艺参数,通 过试验验证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并研究焊接速度、搭接量对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搅拌 摩擦搭接焊的最优参数为焊接速度60mm·min-1、搭接量60mm、搅拌头转速1400r·min-1;在 不同焊接工艺下,热循环曲线和残余应力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吻合,相对误差分别小于7.5% 和8.4%,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最大残余应力出现在焊缝末端的搭接面处,最优焊接工 艺下的最大残余应力为137.7MPa;与搅拌头转速相比,焊接速度与搭接量对残余应力的影响较 大,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大,纵向残余压应力峰值升高,压应力作用范围变窄,而随着搭接量的增加, 纵向残余压应力峰值降低,压应力作用范围变宽。
- 阅读(11)
- [检测百科]分享:机械搅拌和超声处理对纳米SiCp/Zn-Al复合材料 显微组织与摩擦学性能的影响2022年09月22日 13:40
- 采用直接熔炼以及在熔炼时分别施加机械搅拌、超声处理、机械搅拌和超声处理等4种 方式制备质量分数0.1%纳米SiCp/Zn-Al复合材料,研究了熔炼工艺对其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和摩 擦磨损性能的 影 响。结 果 表 明:不 同 熔 炼 工 艺 所 得 试 样 的 组 织 均 主 要 由 α(Al,Zn)富 铝 相 和 η(Al,Zn)富锌相组成,显微硬度相差不大;直接熔炼以及施加机械搅拌、超声处理、机械搅拌和超 声处理熔炼后,试样内部SiCp 的分散效果依次增强,晶粒大小依次变得更加均匀,且其平均摩擦因 数分别为0.38,0.33,0.32,0.31;小载荷低频率、小载荷高频率、中载荷高频率和大载荷高频率条件 下,同时施加机械搅拌和超声处理熔炼所得试样的磨损量比直接熔炼分别降低77.4%,52.9%, 43.3%,52.5%,磨损机制均为黏着磨损。
- 阅读(7)
- [检测百科]分享: 铝合金化学成分如何分析 如何进行牌号鉴定?2021年10月11日 14:05
- 在实际检测过程中,一般需要验证其在铝基合金的化学分析过程中,首先的目标是确保您的材料的安全性和性能。使用最先进的设备,我们的化学家团队确定铝基合金如何受到制造工艺的影响,合金在极端条件下是否会失效或腐蚀,以及合金缺陷是否会影响金属的工作能力。
- 阅读(12)
- [检测百科]铝材金相检测分析说明2020年11月06日 16:26
- 铝材是工业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有色金属材料,主要运用的领域有航空业以及建筑门窗用材2大领域。在工业领域中,由于结构件的日益增多,对于钢材的需求也在进一步扩大。铝合金一直是材料领域运用最多的合金材料。
- 阅读(134)
- [检测百科]特种铝合金紧固件金相分析2020年06月05日 16:14
- 7C04铝合金抽钉半成品,7C04铝合金抽钉半成品金相组织 (未热处理)。
- 阅读(38)
- [检测百科]铝合金螺栓原料金相分析2020年06月03日 11:05
- 2A11合金原材料金相组织, 7505合金原材料金相组织。
- 阅读(13)
- [检测百科]高温铝合金材料成分特性检测2020年05月28日 13:43
- 超硬铝合金是属于铝-镁-锌-铜系,含有少量的铬和锰。超硬铝在目前铝合金中强度最高,它的强度和中碳钢相似,而比重却小得多,常用的超硬铝有7A04,淬火时效后强度显著提高,获得超过硬铝的强度。超硬铝合金缺点:应力腐蚀倾向大、高温下很快就软化。
-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