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测百科]分享:MoSi2 添加量对放电等离子烧结α-Sialon陶瓷 性能的影响2022年09月02日 13:40
- 摘 要:以 Y2O3 为烧结助剂,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以 MoSi2 为第二相的 α-Sialon陶瓷,研究了 MoSi2 添加量(0~10%,质量分数)对陶瓷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添加 MoSi2 后,陶瓷中α-Sialon晶粒从等轴状变为长棒状,且随着 MoSi2 添加 量的增多,长棒状α-Sialon晶粒显著增多,长径比增大,当 MoSi2 质量分数为10%时,晶 粒尺寸呈现显著的双峰分布;当 MoSi2 质量分数从0增加到10%时,陶瓷的相对密度由 99.0%增加到99.7%,硬度由21.12GPa降低到20.44GPa,断裂韧度由4.80 MPa·m1/2 增加到6.13MPa·m1/2;在干切削镍基高温合金时,添加质量分数10% MoSi2 的陶瓷刀具 在达到磨损标准时的切削长度是未添加 MoSi2 陶瓷刀具的1.5倍,可见该刀具切削性能 优异,其主要磨损形式为后刀面磨损和沟槽磨损,主要磨损机理为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
- 阅读(23)
- [检测百科]分享:退火温度对 AlxTixNixCoCrCu0.5FeMo 高熵合金涂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2022年09月01日 13:36
- 在40Cr钢表面激光熔覆 AlxTixNixCoCrCu0.5FeMo(x=4,5,6,7,8,9,物质 的量比)高熵合金涂层,并进行300~900℃退火处理,研究了退火温度对涂层组织和性能 的影响。结果表明:未退火及 300 ℃ 退火处理的高熵合金涂层均为单一 的 体 心 立 方 (BCC)相结构,500~900 ℃退火后合金涂层中生成类 Al2Ti3 结构金属间化合物相;当退 火温度升高至500 ℃时,晶内耐腐蚀性变差,且涂层耐腐蚀性随退火温度升高而下降;随 着退火温度升高,高熵合金涂层的硬度呈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的趋势,700 ℃退火处理的 Al4Ti4Ni4CoCrCu0.5FeMo合金硬度最大,为1019HV。
- 阅读(8)
- [检测百科]分享:蠕变-疲劳交互作用下P92钢的循环变形行为2022年09月01日 13:28
- 在625 ℃下对 P92钢进行了蠕变-疲劳试验,分析了应变幅(0.4%~1.4%)和 保载时间(30~300s)对 P92钢循环变形行为的影响,探讨了蠕变-疲劳交互作用下的微 观机制,并与低周疲劳试验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蠕变-疲劳交互作用引起 P92钢从非 Masing特性向 Masing特性转变,且保载时间内的应力松弛导致蠕变-疲劳载荷下的循环 软化加速;疲劳过程中 P92钢微观结构发生非均匀变化,位错密度降低,最终形成长条状 亚晶结构,而蠕变-疲劳过程中 P92钢的微观结构变化和位错密度降低程度更加均匀、显 著,最终形成等轴状亚晶或位错胞结构,并伴有沉淀物粗化现象。
- 阅读(16)
- [检测百科]分享:大截面新型预硬型塑料模具钢SDP1Cu的 时效析出强化机制2022年09月01日 13:12
- 在固溶处理时采用油冷和缓冷两种冷却方式来模拟得到大截面新型预硬型塑 料模具钢SDP1Cu的表面和心部组织,研究了不同时效处理(350~600 ℃保温1~20h) 对组织与硬度的影响,并通过电阻法和熟化理论探讨了时效析出强化机制。结果表明:随 着时效温度的提高和时间的延长,油冷后马氏体组织和缓冷后贝氏体组织逐渐分解直至 消失,渗碳体颗粒弥散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在500 ℃时效2~20h后,油冷和缓冷钢的 硬度差在0.5HRC之间,截面硬度均匀性良好;富铜析出相在高于400 ℃后开始析出,随 着时效温度升高,析出相尺寸增大,析出强化机制由模量强化和共格强化相结合的位错切 过机制转变为位错绕过机制。
- 阅读(86)
- [检测百科]分享:钨在不同损伤程度氦离子辐照后的力学性能变化2022年08月31日 16:13
- 采用不同能量和束流的氦离子对再结晶钨表面进行辐照试验,对辐照损伤分别为0.2, 0.5,1.0dpa下钨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并采用不同半径(1,5,10μm)球形压头对其进行纳米压痕 试验,获得压痕应力-应变曲线,探究其力学性能的变化及原因。结果表明:不同损伤程度辐照后钨 表面损伤层的厚度为554~558nm;随着辐照损伤程度的加剧,钨中位错环密度明显增大;辐照后 钨的压痕应力-应变曲线均未出现突跳现象,且随着辐照损伤程度的增加,屈服强度提高,压痕弹性 模量基本保持不变,辐照后产生的位错环缺陷是引起钨力学性能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钨的力学性 能具有压痕尺寸效应,压头半径越小,钨的屈服强度越高,未辐照钨的压痕应力-应变曲线出现突跳 现象时的压痕应力越大。
- 阅读(32)
- [检测百科]分享:析出相和织构对5052合金和 新型 Al-Fe-Mn变形铝合金PLC效应的影响2022年08月31日 14:43
- 参考5052合金,通过去除镁元素,调整铁、锰、铬及稀土元素的含量,开发了新 型 Al-Fe-Mn变形铝合金,研究了析出相和织构对2种铝合金 PLC(Portevin-LeChate- lier)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5052合金中存在强烈轧制织构 Brass{110}<112>,产生了明 显的PLC效应,且合金中大量析出的细小 Mg2Al3 相与位错相互作用使得PLC效应随塑 性应变增加而先强后弱;Al-Fe-Mn合金中再结晶织构 Cube{001}<100>占主体,使得合金 塑性较好,且尺寸较大的 FeAl3 析出相对位错的钉扎作用较弱,合金未发生 PLC效应。
- 阅读(37)
- [检测百科]分享:循环应变对快速凝固制备Ti49Ni51 形状记忆合金 组织和性能的影响2022年08月31日 14:03
- 采用快速凝固技术制备 Ti49Ni51 合金棒,在10 ℃环境温度下对铸态合金棒进 行不同循环应变(5.0%,6.0%,6.5%)下的准静态加卸载压缩试验,研究了循环应变对合 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讨论了不同循环应变下合金的超弹性行为。结果表明:3种循环 应变下试验后 Ti49Ni51 合金均由 B2-TiNi基体相、Ti3Ni4 析出相和 Ti2Ni析出相组成,随 着循环应变增加,等轴状 B2-TiNi相晶粒逐渐被拉长,Ti3Ni4 相增多,晶界处部分 Ti3Ni4 相受挤压作用发生聚集,尺寸变大;3种循环应变下合金的应力-应变曲线均存在马氏体 相变应力平台,5.0%循环应变下该应力平台较不明显;6.0%和6.5%循环应变下,随循环 次数增加,耗散能下降而可恢复应变能密度增加,与循环应变为6.0%时相比,6.5%循环 应变下的耗散能略低,而可恢复应变能密度较高;Ti49Ni51 合金具有良好的超弹性;合金 硬度随循环应变增加而增大。
- 阅读(20)
- [检测百科]分享:法向载荷对Ti40Zr10Cu38Pd12 块体非晶合金微米划痕 和纳米压痕行为的影响2022年08月31日 13:44
- 采用微米划痕仪和纳米压痕仪研究了法向载荷对 Ti40Zr10Cu38Pd12 块体非晶合金微米 划痕行为和纳米压痕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法向载荷从2N 提高到10N,非晶合金划痕处 的塑性变形由均匀逐渐变得局域化,引发多重剪切带的萌生和扩展,划痕宽度显著增大,并在划痕 尾端形成磨屑堆积;随着法向载荷由1mN 提高到7mN,非晶合金压痕处的塑性变形量逐渐累积, 弹性模量和硬度下降,表现出应变软化现象,这与变形过程中剪切带自由体积增多有关。
- 阅读(24)
- [检测百科]分享:大气等离子喷涂制备FeCoNiCr系高熵合金涂层的 研究现状2022年08月30日 14:57
- 针对大气等离子喷涂制备 FeCoNiCr系高熵合金涂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详细总 结了合金成分选择、喷涂工艺、涂层组织与性能、后处理工艺等多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现有喷涂 工艺优化不成熟、涂层成分设计不足及组织性能研究欠缺等多个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研究方向 和路线,为后续 FeCoNiCr系高熵合金涂层的研究、应用及发展提供参考及指导。
- 阅读(22)
- [检测百科]分享:TiO2 掺杂对CaO-Al2O3-SiO2 系玻璃结构 和性能的影响2022年08月30日 14:43
- 采用传统熔体冷却法制备 TiO2 掺杂量(物质的量分数)为0~5.0%的 CaO-Al2O3- SiO2(CAS)系玻璃,研究了 TiO2 掺杂量对该玻璃微观结构、热稳定性、弯曲强度的影响规律。结 果表明:TiO2 在 CAS系玻璃网络中主要以[TiO5]单元的形式存在,随着 TiO2 掺杂量的增加,玻 璃中的[TiO5]单元和 Ti-O-Si键数量先增加后降低,玻璃网络中的桥氧数量先增多后减少,玻 璃的光学带隙先增大后减小,且均在 TiO2 掺杂量为4.0%时达到最大值;随着 TiO2 掺杂量的增 加,CAS系玻璃的热稳定性和弯曲强度均先提高后降低,当 TiO2 掺杂量为4%时综合性能最好, 此时玻璃化转变温度、弯曲强度和光学带隙分别为798.24 ℃,95.58MPa,3.75eV。
- 阅读(99)
- [检测百科]分享:钨在不同损伤程度氦离子辐照后的力学性能变化2022年08月30日 14:34
- 采用不同能量和束流的氦离子对再结晶钨表面进行辐照试验,对辐照损伤分别为0.2, 0.5,1.0dpa下钨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并采用不同半径(1,5,10μm)球形压头对其进行纳米压痕 试验,获得压痕应力-应变曲线,探究其力学性能的变化及原因。结果表明:不同损伤程度辐照后钨 表面损伤层的厚度为554~558nm;随着辐照损伤程度的加剧,钨中位错环密度明显增大;辐照后 钨的压痕应力-应变曲线均未出现突跳现象,且随着辐照损伤程度的增加,屈服强度提高,压痕弹性 模量基本保持不变,辐照后产生的位错环缺陷是引起钨力学性能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钨的力学性 能具有压痕尺寸效应,压头半径越小,钨的屈服强度越高,未辐照钨的压痕应力-应变曲线出现突跳 现象时的压痕应力越大。
- 阅读(19)
- [检测百科]分享:温度对汽轮机转子用2CrMo合金钢 高周疲劳性能的影响2022年08月29日 15:11
- 在室温和高温(450,500,566 ℃)下对某进口汽轮机转子用2CrMo合金钢进行了拉伸 试验和轴向力控制的高周疲劳试验,基于试验数据得到该钢的高周疲劳应力-寿命曲线,并通过广 义中值曲面模型得到了中值寿命曲面,研究了温度对高周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的屈 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相同应力水平下,高周疲劳寿命随温度的升高 而下降,高应力比(0.5,0.8)下,高周疲劳寿命受应力水平影响较大。低应力比(-1,-0.3)下高周 疲劳断口为典型的轴向承载高周疲劳断口,在高温时疲劳源呈多源特点,室温时为单一裂纹源;高 应力比(0.5,0.8)下高周疲劳断口呈现拉伸断口特征,室温下断口存在明显的放射区、纤维区和剪 切唇区,高温下只有纤维区和剪切唇区。
- 阅读(54)
- [检测百科]分享:钼含量对4Cr5MoV热作模具钢 冷热疲劳性能的影响2022年08月29日 15:02
- 采用室温至600 ℃的自约束冷热疲劳试验方法对含不同质量分数(1.8%,3.1%)钼的 4Cr5MoV 热作模具钢进行了试验,分析了表面与截面裂纹形貌、显微组织以及硬度变化,研究了钼 含量对该热作模具钢冷热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000次冷热疲劳循环后,含质量分数 3.1%钼的试验钢表面产生细小稀疏裂纹,并且裂纹数量明显少于含质量分数1.8%钼的试验钢,含 质量分数3.1%钼的试验钢具有更高的抗回火软化性,高的表面硬度可以延缓模具钢中冷热疲劳 裂纹的萌生;经2000次冷热疲劳循环后,含质量分数3.1%钼的试验钢截面裂纹扩展深度大于含 质量分数1.8%钼的试验钢,其裂纹扩展速率较大,这与含质量分数3.1%钼的试验钢具有较低的 室温冲击韧性和大量碳化物的粗化有关
- 阅读(117)
- [检测百科]分享:不同条件下SA533Gr.B合金钢与石墨摩擦副的 摩擦磨损性能2022年08月29日 13:58
- 分别将石墨化度和抗压强度不同的2种石墨与 SA533Gr.B合金钢组成摩擦副,用 环块摩擦试验机测试不同润滑方式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对磨损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干 摩擦稳定阶段,合金钢与石墨化度高且抗压强度低的石墨配副时摩擦副的摩擦因数大于与石墨 化度低且抗压强度高的石墨配副,同时石墨化度低且抗压强度高的石墨的磨损率较低;在硼酸 溶液中湿摩擦条件下,合金钢与不同石墨配副时摩擦副的摩擦因数差异不大,呈波动变化趋势, 石墨的磨损率均高于干摩擦条件下;在剪切应力下,石墨化度低且抗压强度高的石墨在合金钢 表面形成的转移膜较薄,且与钢基体结合紧密;石墨在干摩擦和硼酸溶液中湿摩擦条件下的磨 损机制均以磨粒磨损为主。
- 阅读(2)
- [检测百科]分享:电站中超期服役10CrMo910钢的高温蠕变行为2022年08月24日 15:57
- 对某热电厂机组中运行2×105 h以上的主蒸汽管道用10CrMo910钢进行不同温度 (535,560,580 ℃)的高温蠕变试验,研究该钢的高温蠕变行为及组织演变过程。结果表明:不同温 度高温蠕变后,超期服役10CrMo910钢的晶粒发生了明显变形,贝氏体和铁素体基体中都发生了 再结晶,析出相粗化,蠕变孔洞变大变深,蠕变损伤加重;随着蠕变温度的升高,蠕变断裂时间从 4633h降低到2314h,高温蠕变断裂强度从87.7MPa降低到58.3MPa,10CrMo910钢的高温蠕 变性能降低;蠕变断口为韧窝状,无明显的剪切撕裂区,可见明显的二次裂纹和析出相,断裂方式均 为准解理断裂
- 阅读(21)
- [检测百科]分享:L360N管线钢在页岩气田采出水中硫酸盐还原菌 作用下的腐蚀行为2022年08月24日 14:13
- 以1mL水样分别含有103,105,10个硫酸盐还原菌(SRB)的某页岩气田集输管线的分 离器采出水(记作1# ,2# ,3# 水样)为试验介质,研究L360N 管线钢在不同水样中浸泡14d的腐蚀 行为。结果表明:水样中的 SRB 数量越多,管线钢的腐蚀速率越大,腐蚀程度越严重;浸泡14d 后,在1# 水样中管线钢表面含有 FeS,高浓度 HCO-3 有助于腐蚀产物膜的生成,在2# 水样中,管 线钢表面的 FeS含量最高,腐蚀产物呈团簇状不均匀分布,高浓度 Cl- 和低浓度 HCO-3 共同加速 了膜层的破损,在3# 水样中,管线钢表面较平整,腐蚀产物很少,腐蚀程度最轻。
- 阅读(28)
- [检测百科]分享:真空感应气体雾化技术中紧耦合环缝喷嘴 雾化过程的仿真2022年08月22日 16:39
- 采用流体体积方法耦合雷诺应力模型与离散相模型结合泰勒类比不稳定性破碎模型,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 Fluent19.2,对紧耦合环缝喷嘴初次雾化与二次雾化进行全流程仿真,并进 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初次雾化过程使导流管底部形成环形液膜结构,液膜前端的初次雾化主 要是气体射流自由边界湍流剪切的结果,并且初次雾化形成的液滴直径满足正态分布;随着分散的 液滴群外侧接触气体射流,从液滴群的外侧开始向心部发生二次雾化过程,但是未接触气体射流的 液滴仍保持较高的过热度。仿真得到紧耦合环缝喷嘴二次雾化后粉末的直径与试验结果吻合较 好,相对误差小于5%,验证了仿真的准确性。
- 阅读(173)
- [检测百科]分享: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细观有限元建模方法的对比2022年08月22日 16:19
- 以原位生成法制备的 TiB2 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纳米压痕试验及有 限元反演分析确定基体的幂硬化模型参数,建立二维细观真实结构模型和颗粒随机分布的体胞模 型,然后模拟单轴拉伸试验,用等效宏观方法计算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对2种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 对比,并探讨边界条件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边界条件对模拟单轴拉伸时的真应力-真应 变曲线影响较小;2种模型模拟得到单轴拉伸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差异较小,且与试验结果吻合, 相对误差小于5%;真实结构模型模拟得到的弹性模量与屈服强度的误差小于体胞模型;不同模型 模拟得到基体与颗粒的局部微观等效应力场及应变场有明显差异。
- 阅读(43)
- [检测百科]分享:航空发动机火焰筒整流罩断裂原因2022年08月22日 16:02
- 某航空发动机火焰筒整流罩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断裂,通过宏/微观形貌观察、表面质量 检查、金相检验、疲劳试验和动应力测试等方法分析了断裂原因。结果表明:整流罩断裂性质为高 周疲劳断裂,疲劳裂纹源位于整流罩转角应力集中处;整流罩原始锻件晶粒尺寸粗大,使得疲劳强 度较低,这是整流罩发生疲劳断裂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最大振动应力作用下,整流罩转角应力集中 处载荷过大,明显高于其动强度储备,这是整流罩发生疲劳断裂的另一主要原因;整流罩转角应力 集中处的异常轴向划痕进一步提高了此处的应力集中系数,促进了疲劳裂纹的萌生。
- 阅读(42)
- [检测百科]分享: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熔池流动特性研究方法2022年08月19日 16:05
- 摘 要:钨极惰性气体保护(TIG)焊过程中的熔池流动对焊缝最终几何形状、显微组织、残余应 力等有重要影响,了解熔池流动特性对控制焊缝质量和性能有重要意义。目前,熔池流动特性的研 究方法主要分为试验测试、数值模拟和量纲分析 动特性研究方法的现状,对比分析了不同研究方法3的大特类点,综,并述对了今近后年的来研国究内方外向关进于行T了IG展焊望熔。
-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