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测百科]分享:钛合金薄壁构件激光冲击残余应力稳定性研究2025年04月24日 13:43
- 针对航空发动机压气机薄叶片激光冲击后残余压应力的严重松弛问题,对TC11钛合金薄壁试件激光冲击后进行轴向拉-拉疲劳实验和真空保温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测试获得疲劳载荷和热应力载荷作用下的应力松弛规律,并分析松弛机理
- 阅读(53)
- [检测百科]分享:GH536高温合金选区激光熔化温度场和残余应力的有限元模拟2025年04月24日 13:36
- 计算了GH536高温合金选区激光熔化(SLM)过程中熔池区域的温度场变化和凝固后残余应力分布。计算采用复合Gauss热源研究激光光学穿透深度的影响规律,通过研究材料属性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实现粉层、熔池及固态金属的转化。实验结果表明,Gauss热源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SLM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以及凝固后的残余应力
- 阅读(58)
- [检测百科]分享:Inconel 718变形高温合金热加工组织演变与发展趋势2025年03月19日 14:16
- 本文首先针对Inconel 718合金的锻造工艺过程,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合金高温变形时的再结晶机制、晶粒长大、δ相形态控制以及存在的残余应力问题。基于选区激光熔化技术在航空发动机材料增材制造领域的潜在优势和应用前景,分析了选区激光熔化技术制造Inconel 718合金凝固组织和性能的各向异性,探讨了热处理工艺在消除有害相、改变组织结构及力学行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局限性。
- 阅读(61)
- [检测百科]分享:层间温度对9%Cr热强钢管道多层多道焊接头残余应力的影响2025年03月17日 16:16
- 来源--金属学报
- 阅读(53)
- [检测百科]分享:X80钢焊接残余应力耦合接头组织不均匀下氢扩散的数值模拟2025年03月11日 15:06
- 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煤制气管线X80钢螺旋焊管三维模型,综合考虑焊接残余应力和组织不均匀性的影响,进行了焊接接头氢扩散的数值模拟
- 阅读(55)
- [检测百科]分享:尺寸因素对2D轴对称模型计算不锈钢管焊接残余应力精度的影响2025年02月12日 15:46
- 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尺寸因素对2D轴对称模型计算SUS316不锈钢管焊接残余应力精度的影响。基于通用有限元软件MSC. Marc,分别采用2D轴对称模型和3D模型计算了不同尺寸圆管对接接头的温度场和焊接残余应力分布,并将小尺寸管残余应力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
- 阅读(36)
- [检测百科]分享:GH4169合金圆盘时效过程残余应力的演化规律研究2025年02月11日 10:19
- 以固溶水淬后的GH4169合金圆盘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中子衍射法研究了时效热处理中的升温、保温和空冷3个阶段残余应力的演化行为,分析了残余应力的演化规律和松弛机制
- 阅读(26)
- [检测百科]分享:高温合金盘锻件制备过程残余应力的演化规律及机制2025年02月10日 15:58
- 高温合金盘锻件制备工艺过程中形成的内部残余应力是涡轮盘件尺寸精度和使用稳定性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综述了高温合金盘锻件内部残余应力的中子衍射法和轮廓法测试技术,以及残余应力在固溶淬火、时效热处理和零件加工过程的分布特征、演化规律和内在机
- 阅读(26)
- [检测百科]分享:蠕变对焊后热处理残余应力预测精度和计算效率的影响2025年01月08日 15:48
- 基于MSC. Marc软件平台,开发了考虑蠕变效应的热-弹-塑性有限元计算方法。采用该方法模拟了Q345平板接头TIG重熔焊接过程和焊后热处理过程中的应力场,并重点研究了焊后热处理过程中蠕变效应对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基于数值模拟结果研究了焊后热处理消除残余应力的机理。同时,采用盲孔法实测了焊接及热处理后平板接头的残余应力,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
- 阅读(34)
- [检测百科]分享:Al中间层和Ni(V)过渡层对Co/Al/Cu三明治结构靶材背板组件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2024年12月09日 16:39
- 针对靶材背板扩散焊Co/Al/Cu三明治结构,采用有限元法研究了Al中间层和Ni(V)过渡层对其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Al中间层的存在,不仅能使扩散焊过程更容易进行,降低扩散焊温度,同时也能缓解焊接残余应力,使靶材背板扩散焊组件最大残余应力从142 MPa降低到126 MPa,最大残余应力的位置也从靶材外边缘和背板的界面处变为靠近靶材中心和Co/Al界面处,并且存在厚度为7 mm的最优中间层
- 阅读(16)
- [检测百科]分享:高熵合金中的晶格畸变2024年11月08日 13:56
- 传统上,晶格畸变被认为是高熵合金区别于普通合金的结构特征。然而如何理解和表征在高熵合金中的晶格畸变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以最近发表的理论工作(包括理论模型和第一性原理计算)和实验工作为基础,主要探讨在高熵合金(乃至成分复杂合金)中晶格畸变(以及伴生的内禀残余应力或应变场)的物理来源以及实验特征。
- 阅读(14)
- [检测百科]分享:45CrNiMoVA钢脉冲磁处理的强化机理2024年10月23日 15:48
- 采用脉冲磁场对珠光体态和回火马氏体态45CrNiMoVA钢分别进行了磁化处理,基于纳米压痕实验结果,分析了脉冲磁处理对残余应力、硬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
- 阅读(26)
- [检测百科]分享:加工硬化和退火软化效应对316不锈钢厚壁管-管对接接头残余应力计算精度的影响2024年10月15日 12:59
- 来源--金属学报
- 阅读(20)
- [检测百科]分享:微弧氧化6082-T6铝合金的高周疲劳性能及残余应力松弛机理2024年09月27日 13:13
- 苏凯新1,张继旺,1,张艳斌2,闫涛3,李行1,纪东东1 1.西南交通大学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031 2.西南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成都 610031 3.保德利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宝鸡 721000 摘要 为研究微弧氧化(MAO)处理对高速铁路接触网腕臂用6082-T6铝合金高周疲劳性能的影响,开展了6082-T6铝合金未处理(UP)及MAO处理试样的旋转弯曲疲劳实验,获得了循环应力与疲劳寿命(
- 阅读(27)
- [检测百科]分享:脉冲电流调控金属固体中的残余应力2024年09月25日 13:50
- 张新房,1,向思奇1,易坤1,郭敬东,2 1.北京科技大学 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3 2.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 沈阳 110016 摘要 脉冲电流处理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材料处理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材料中残余应力的消除与调控。本文简要综述了残余应力的产生、危害及其传统控制手段,详细回顾了多种脉冲电流作用方式下的残余应力演变特征,并对各处理方式下的残余应力演化机理进行了简要讨论。结果表明,高能
- 阅读(34)
- [检测百科]分享:纳入残余应力时不同拘束下DMWJ的断裂行为2024年09月24日 15:52
- 吴进1,杨杰,1,陈浩峰2 1.上海理工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上海 200093 摘要 以核电安全端异种金属焊接接头(DMWJ)为研究对象,选用含中心裂纹三点弯曲(SENB)试样,分别在试样左右两面、上下两面、前后两面、左右上下前后六面施加不同载荷以在裂尖产生不同的应力,通过restart方法,将该应力作为残余应力引入SENB试样,系统研究考虑残余应力时不同拘束下DMWJ的断裂行为及残余应力与拘束效应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残余应力的变化对
- 阅读(28)
- [检测百科]分享:SUS316不锈钢马鞍形管-管接头的残余应力数值模拟及高效计算方法开发2024年09月23日 10:31
- 骆文泽,胡龙,邓德安, 重庆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重庆 400045 摘要 基于MSC. Marc有限元软件平台,针对SUS316马鞍形管-管焊接头的焊接残余应力预测,开发了2种能同时兼顾精度与效率的计算方法。第1种方法建立了与实际接头尺寸一致的全模型,采用移动热源与瞬间热源混合使用的方法,即采用移动热源模拟打底与盖面焊道的热输入,采用瞬间热源模拟填充焊道热输入;第2种方法利用接头几何形状的对称性,建立了1/4局部模型,并采用瞬间热源模拟
- 阅读(28)
- [检测百科]分享:激光热力交互增材制造Ti6Al4V合金的组织及力学性能2024年08月28日 15:38
- 卢海飞,吕继铭,罗开玉,鲁金忠, 江苏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镇江 212013 摘要 面向航空发动机关键构件长寿命高可靠性需求,针对增材制造中的“控形”和“控性”难题,结合塑性变形“逐层”消除内应力和冶金缺陷的思想,提出了激光热力交互增材制造新方法。基于该方法,以Ti6Al4V合金为研究对象,系统表征了成形件的残余应力和冶金缺陷分布、微观组织演变。并通过拉伸实验,研究了激光
- 阅读(30)
- [检测百科]分享:选区激光熔化 γ' 相强化镍基高温合金裂纹形成机理与抗裂纹设计研究进展2024年08月27日 14:42
- 祝国梁,1,2,孔德成1,2,周文哲1,2,贺戬1,2,董安平1,2,疏达1,2,孙宝德1,2 1.上海交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市先进高温材料及其精密成形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240 2.上海交通大学 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240 摘要 传统牌号高强镍基高温合金具有较宽的凝固温度区间、较高比例的低熔点共晶相,在增材制造快速非平衡凝固过程中易产生裂纹等缺陷;同时,热处理过程中残余应力释放和γ'相快速析
- 阅读(23)
- [检测百科]分享:基于中子与同步辐射技术的工程材料/部件多尺度残余应力评价2024年07月29日 15:05
- 李时磊1,李阳1,王友康1,王胜杰1,何伦华2,孙光爱3,肖体乔4,王沿东,1 1北京科技大学 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 2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 东莞 523803 3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绵阳 621999 4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上海光源科学中心 上海 201204 摘要 多尺度残余应力贯穿于工程部件设计、生产、加工和服役的全生命周期,对工程部件的长寿命可靠服役具有重要意义。残余应力具有多层次、跨尺度的分
-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