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详情
2425-06
分享:基体材料力学性能对316L不锈钢颗粒沉积行为的影响 研究了基体材料的力学性能对冷喷涂316L不锈钢单颗粒沉积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 除硬度之外, 弹性模量和Poisson比也会影响颗粒的沉积行为. 这是由于基体性质对颗粒/基体的能量分配和结合机制造成了影响
-
查看详情
2425-06
分享:再结晶退火对高硅电工钢冷轧带材组织、有序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采用弯曲实验, 拉伸实验, SEM, TEM和EBSD等手段, 研究了再结晶退火对高硅电工钢冷轧带材组织、有序结构、力学性能和冷轧成形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冷轧试样经800~1200 ℃保温1 h再结晶退火随炉缓冷后, 室温塑性大幅下降
-
查看详情
2425-06
分享:氘含量对Zr-4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采用XRD, OM, BSE, SEM和显微硬度计等手段研究了氘含量对Zr-4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氘含量(质量分数)从1.35%增加到2.21%, 氘化物数量增加, 其形态及分布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1.35%时, 主要以晶内针状氘...
-
查看详情
2425-06
分享:TiAl/Ti3Al超薄多层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 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制备出大尺寸、超薄、化学成分均匀的TiAl/Ti3Al微叠层复合材料. 通过XRD和SEM对材料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TiAl/Ti3Al微叠层表面状态良好, 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 相结构由α2-...
-
查看详情
2425-06
分享:水分子在Au和Cu及其合金表面的吸附与分解DFT计算研究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水分子在Au, Cu和AuCu二元金属合金表面的不同吸附状态和裂解反应路径, 并且比较不同表面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研究中所考虑4种模型的反应活性顺序如下(以反应活化能为比较标准): Au(111) < AuCu(111)-C...
-
查看详情
2325-06
分享:基于微观组织演变的DZ125定向凝固高压涡轮叶片服役温度场的评估方法研究 以服役900 h的DZ125合金叶片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叶片服役前后的枝晶干、枝晶间、晶界及碳化物各类组织退化行为的研究, 确定了枝晶干γ’相的体积分数作为反映服役温度的可量化表征参量. 结合叶片用DZ125合金在900~1100 ℃下显微...
-
查看详情
2325-06
分享:一种新型镍基合金在超临界多种离子共存环境下的腐蚀行为 研究一种新型镍基合金X-1#在550 ℃, 23 MPa含PO43-, Cl-和SO42-超临界水中分别腐蚀72, 159, 248, 429和537 h的腐蚀特性
-
查看详情
2325-06
分享:Zr-Sn-Fe-Cr-(Nb)合金在500 ℃过热蒸汽中的腐蚀各向异性研究 选用无织构的Zr-0.72Sn-0.32Fe-0.14Cr和 Zr-0.85Sn-0.16Nb-0.37Fe-0.18Cr合金大晶粒片状样品, 利用静态高压釜在500 ℃, 10.3 MPa过热蒸汽中进行500 h的腐蚀实验, 采用EBSD, SEM和TEM等方法研究了合金的显微组织以及氧化膜的厚度...
-
查看详情
2325-06
分享:固态补缩机制及其在大高径比铸件上的应用 鉴于液态补缩机制不能解决大高径比铸件中心缩孔疏松缺陷, 提出了固态补缩机制. 通过分析金属液静水拉力对内孔形核和固相屈服变形的作用, 阐明了固态补缩机制的原理,
-
查看详情
2325-06
分享:多相强化型马氏体时效不锈钢中的合金元素偏聚效应 采用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和原子探针层析技术(APT)等分析手段研究了一种多相强化型马氏体时效不锈钢时效过程中的元素偏聚特征及其与材料力学和耐蚀性能的关系.
-
查看详情
2325-06
分享:冷轧及退火制备的超细晶粒双相Mn12Ni2MoTi(Al)钢 采用XRD, SEM, TEM, 硬度测试和拉伸实验研究了冷轧Mn12Ni2MoTi(Al)钢经不同工艺退火后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 马氏体Mn12Ni2MoTi(Al)钢经65%冷轧及710~745 ℃退火处理后转变成主要由奥氏体晶粒和铁素体晶粒组成的亚微...
-
查看详情
2325-06
分享:冷拔珠光体钢的组织演变对其点蚀行为的影响 通过OM, SEM, EBSD观察和EIS谱、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等手段分析了不同应变下冷拔珠光体钢的腐蚀形貌、组织演变及点蚀在其演变组织中的分布和铁素体取向差分布, 研究了冷拔珠光体钢的横纵截面组织演变对其点蚀行为的影响.
-
查看详情
2325-06
分享:7050铝合金淬火敏感性研究和微观组织分析 通过分级淬火方法测定了7050铝合金的TTT曲线, 采用TEM和JMA方程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固溶、等温淬火和时效过程中微观组织的演变规律及其动力学特性. 结果表明, 合金TTT曲线的鼻尖温度在330 ℃附近, 淬火敏感区间为300~380 ℃, 高温...
-
查看详情
1925-06
分享:淬火后预拉伸对自然时效状态Al-L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通过拉伸试验机、腐蚀试验箱、DSC以及TEM等手段对淬火后预拉伸处理并自然时效至稳定状态的铝锂合金薄板的拉伸性能、腐蚀性能、时效响应特征以及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
-
查看详情
1925-06
分享:Mg96.17Zn3.15Y0.5Zr0.18合金高压下固溶处理时效硬化研究 在4 GPa 高压下对Mg96.17Zn3.15Y0.5Zr0.18合金进行600~800 ℃固溶处理, 之后在200 ℃进行等温时效处理. 利用TEM, HRTEM, SEM, XRD等分析方法研究了高压固溶及随后时效处理后合金的显微组织, 并测试了4 GPa高压下固溶处理后合金...
-
查看详情
1925-06
分享:电磁连铸对Incoloy800H合金铸坯内TiN分布和内裂纹的影响 研究开发了Incoloy800H耐腐蚀合金立式电磁连铸制备方法,成功制备出截面为100 mm×100 mm的Incoloy800H连铸坯,并研究了其内部凝固组织、内部裂纹和TiN分布等物理现象
-
查看详情
1925-06
分享:强织构AZ31镁合金板材深低温轧制过程中微观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控制研究 取初始织构为c轴与板面法向垂直的强织构AZ31镁合金板材为初始样品,经液氮温度深低温轧制多道次至不同变形量,研究所得轧制板材的显微组织与织构演变,及其对轧制力学性能的影响
-
查看详情
1925-06
分享:基于二次多项式新本构模型的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板材成形极限研究 针对铝合金焊缝性能低于母材、现有成形极限分析方法不适宜分析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板材成形极限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多项式新本构模型的铝合金拼焊板成形极限理论模型
-
查看详情
1925-06
分享:一种第二相析出-温度-时间曲线计算模型的建立 基于经典形核长大理论和Johnson-Mehl-Avrami方程,假定过饱和沉淀的球形第二相分子式为 ,采用平均扩散速率表征合金原子对第二相形核长大过程影响的思想,建立了计算第二相析出-温度-时间(PTT)曲线的模型。
-
查看详情
1825-06
分享:Sn的加入对MnFe(P, Si)合金显微组织和磁性的影响 用高能球磨和固态烧结法制备了Mn1.3Fe0.7P0.5Si0.5-xSnx (x=0、0.02、0.04,原子分数)系列合金,系统研究了Sn的加入对合金显微组织、磁性和磁热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合金中都存在少量的(Fe, Mn)3Si相,在含Sn的合金中,Sn原子...
021-33362018
质量投诉:19957375031
传真:0573-86180133
邮箱:shhgj@chinazbj.com
上海市闵行区莘建东路58弄2号502室
最新资讯/News
- 02-252020
-
影响螺栓连接副摩擦系数的因素有哪些?
螺纹紧固件通过对螺栓螺母连接副施加预紧力,使被连接件夹紧,被广泛应用于包括能源、电子、电器、机械、化工、冶金、模具、液压等行业中。为保证螺栓螺母组件的可靠服役,必须在装配时有适当的轴向夹紧力。目前最经济可行的方法是通过在螺栓或螺母上施加扭矩间接来实现对轴向夹紧力的控制。螺栓的拧紧是一个克服摩擦的过程,摩擦系数的大小直接影响了轴向夹紧力的大小。 而影响摩擦系数的因素主要有以下若干项...
- 02-182020
-
气体元素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你了解吗?
金属材料中的的气体元素通常指氧、氮、氢三种元素,因为他们在常温常压下处于气态,在材料中以溶液或夹杂物的形式存在;另外,由于碳、硫的分析原理与检测方法同氧、氮、氢相近,习惯上也将其纳入气体元素。 一、金属材料中氢 氢在金属中属于有害元素,一定浓度的氢是引起金属脆性的主要原因,随着充氢时间增长,氢含量增加,脆性也随之增加,当氢含量足够高时,氢都能使钛、锆等金属变脆。氢使金属产生脆裂是...
- 10-292024
-
分享:界面热力学与晶界相图的研究进展
晶界作为微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材料的性能起着关键性的影响。晶界相变是准确阐述众多材料现象的重要信息。然而,由于晶界结构复杂、晶界相变观测困难等原因,迄今为止仍缺乏对这些材料现象的直接证据和机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