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详情
2125-05
分享:片层石墨尺寸对片层石墨/Al复合材料的强度和热导率的影响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名义尺寸为150、300、500 μm的片层石墨(graphite flakes, Gf)增强铝基(50%Gf/Al,体积分数)复合材料,得到密度均接近理论密度的致密复合材料坯锭
-
查看详情
2125-05
分享:热迁移下Ni/Sn-xCu/Ni微焊点钎焊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演变 研究了240 ℃,温度梯度为1045 ℃/cm的热迁移条件下Cu含量对Ni/Sn-xCu/Ni (x=0.3、0.7、1.5,质量分数,%)微焊点钎焊界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热迁移过程中微焊点发生了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的非对称生长和转变以及Ni基体的非...
-
查看详情
2125-05
分享:Mg-7Zn-xCu-0.6Zr合金热裂行为的研究 采用“T”型热裂模具研究了不同Cu含量对Mg-7Zn-xCu-0.6Zr (x=0、1、2、3)合金热裂行为的影响。利用XRD和SEM对Mg-7Zn-xCu-0.6Zr (x=0、1、2、3)合金进行了显微组织和热裂区域组织形貌观察
-
查看详情
1925-05
分享:焊前混合表面纳米化对2A14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采用超音速微粒轰击(SFPB)和表面机械滚压处理(SMRT)相结合的混合表面纳米化(HSNC)方法在2A14铝合金表面制备出梯度纳米结构(GNS)表层,之后进行了搅拌摩擦焊(FSW)。
-
查看详情
1625-05
分享:Finemet型纳米晶软磁合金的双团簇特征与成分优化 基于Finemet合金的成分及其非晶前驱体的晶化特征,提出了Finemet型合金的“双团簇”结构模型和团簇式成分,即Finemet合金的非晶前驱体可看作由2类团簇结构构成:一种为基于α-Fe(Si)有序固溶体(例如Fe3Si相)的[Si-Fe14](Cu1/13Si...
-
查看详情
1625-05
分享:激光立体成形退火态Zr55Cu30Al10Ni5粉末的晶化行为 将等离子旋转电极法所制Zr55Cu30Al10Ni5 (Zr55)粉末在1000 K退火处理后作为沉积材料,应用激光立体成形技术沉积Zr55块体非晶合金,考察工艺参数及退火态粉末尺寸对熔覆层晶化行为的影响
-
查看详情
1625-05
分享:焊接热循环对Q315NS钢在H2SO4溶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 采用焊接热模拟技术和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Q315NS钢焊接热影响区组织转变规律及焊接热循环对其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Q315NS钢母材、细晶区和混晶区微观组织均由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粗晶区主要由粗大的粒状贝氏体组成。
-
查看详情
1625-05
分享:U65Fe30Al5非晶合金的纳米压痕蠕变行为研究 在室温下利用纳米压痕测试技术研究了峰值载荷和加载速率对U65Fe30Al5新型非晶合金蠕变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峰值载荷和加载速率的增加,在相同蠕变时间内,蠕变位移呈增大趋势,但当加载速率高于特定阈值时,蠕变位移不再增...
-
查看详情
1625-05
分享:FB2马氏体耐热钢在焊接热作用下奥氏体相变过程研究 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分析对比了FB2马氏体耐热钢在焊接热模拟前后的组织状态,认为FB2钢在快速加热条件(≥100 ℃/s)下的奥氏体相变是切变型的,表现出奥氏体记忆效应;而在慢速加热条件(≤5 ℃/s)下其奥氏体相变是扩散型的,该...
-
查看详情
1625-05
分享:钢中第二相粒子形貌预报理论和检测方法 控制钢中第二相粒子(包括非金属夹杂物和碳氮化物)的形貌对降低非金属夹杂物的危害、提高钢材力学性能等具有重要作用。本工作通过引入Jackson α指数建立了钢中第二相粒子形貌的预测理论模型,指出钢中第二相粒子形貌由其熔化熵、...
-
查看详情
1625-05
分享:外加电位对X90钢及其焊缝在近中性土壤模拟溶液中应力腐蚀行为的影响 采用慢应变速率拉伸(SSRT)实验、动电位极化技术和SEM观察等方法,研究了X90钢基体和焊缝在近中性土壤模拟溶液中不同阴极保护电位下的应力腐蚀行为。
-
查看详情
1525-05
分享:退火温度对ARB-Cu室温拉伸断裂行为的影响 利用TEM观察累积叠轧法(ARB)制备的超细晶Cu的微观结构,在IBTC-5000单轴疲劳试验机上对制备态及不同温度退火态的ARB-Cu进行单向静态拉伸实验,通过SEM观察力学测试后试样的断口形貌。
-
查看详情
1525-05
分享:界面能调控熔体中纳米颗粒分布铝热合成铁基ODS合金 利用铝热合成工艺结合快速凝固技术制备了铁基氧化物弥散强化(ODS)合金。经过优化铝热剂成分,合金熔体中不仅原位生成了α-Al2O3纳米颗粒,还发生了液相调幅分解,形成了富Fe、Cr与富Ni、Al的两相结构。因为α-Al2O3与富Ni、Al相之...
-
查看详情
1525-05
分享:深过冷液态金属Cu的热物理性质和原子分布 针对液态金属Cu在深过冷亚稳条件下的热物理性质和液态结构数据缺乏的问题,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结合修正嵌入原子势,研究了常规液态和亚稳液态金属Cu的热物理性质(熔点、密度、比热容和自扩散系数)和原子分布规律,体系温度范围为8...
-
查看详情
1525-05
分享:基于分形维数的模具钢电渣重熔铸坯碳偏析形貌特征研究 引入分形维数,从面积数目与轮廓形貌2个方面对铸坯内不同位置的偏析特征展开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铸坯的整体偏析程度主要受大偏析点影响,且大偏析点越大或越多,偏析率越大;铸坯内偏析点形貌具有分形特征,且分形维数可以作为衡量...
-
查看详情
1525-05
分享:单晶Cu等通道转角挤压A路径形变特征及力学性能 采用XRD、EBSD和TEM技术对单晶高纯Cu (99.999%)经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 A路径过程中的形变织构进行了研究,测试了ECAP后单晶Cu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并分析了变形过程中织构演变机理及其对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影响
-
查看详情
1525-05
分享:添加N对Inconel 690合金显微组织和晶界微区成分的影响 采用SEM和TEM研究了4种不同N含量的Inconel 690合金经1080 ℃、10 min固溶及715 ℃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演变和晶界微区元素分布,同时测量了合金的层错几率和晶间腐蚀速率。
-
查看详情
1525-05
分享:600 MPa级Nb-Ti微合金化高成形性元宝梁用钢的强化机制 采用OM、SEM和TEM等方法,对600 MPa级Nb-Ti微合金化高成形性元宝梁用钢的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表征,并分析了强化机制。
-
查看详情
1525-05
分享:轧后超快冷及亚温淬火对5%Ni钢微观组织与低温韧性的影响机理 采用“控制轧制、轧后超快冷、亚温淬火+回火(UFC-LT)”工艺制备了5%Ni钢,系统研究了这一工艺条件下5%Ni钢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并与常规调质工艺(QT)和离线淬火、亚温淬火加回火工艺(QLT)进行了对比。
-
查看详情
1525-05
分享:大热输入焊接用钢的焊接粗晶热影响区韧性提升方法研究 通过研究焊接热影响区(HAZ)冲击功分布图,提出大热输入焊接用钢焊接粗晶热影响区(CGHAZ)韧性提升的新方法,即在峰值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焊接CGHAZ中晶界铁素体(GBF)和大量针状铁素体(AF)组织改变成细晶热影响区(FGHAZ)多边形铁素...
021-33362018
质量投诉:19957375031
传真:0573-86180133
邮箱:shhgj@chinazbj.com
上海市闵行区莘建东路58弄2号502室
热门产品 / Hot Products
最新资讯/News
- 02-182020
-
“小小螺栓引发大事故!决不能忽视的那些事”
螺栓在日常生活当中和工业生产制造当中是少不了的。螺栓也被称为工业之米,可见螺栓的运用之广泛。螺栓的运用范围有:电子产品,机械产品,数码产品,电力设备,机电机械产品。船舶,车辆,水利工程,甚至化学实验上也有用到螺栓。螺栓在工业上负有重要任务,只要地球上存在着工业,则螺栓之功能永远重要。但螺栓质量问题常常会被大家所忽略, 因螺栓质量问题造成的事故层出不穷,小小螺栓必须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 02-142020
-
浅谈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产品的安全状况和产品质量以及使用的性能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由于无损检测技术自身的优越性,在压力容器产品制造和使用中得到广泛应用。下面我主要介绍用于压力容器焊缝检测的4种常规检测方法及各自的特点 一、 射线检测(RT) 目前射线检测按照美国材料试验学会的定义可分为:照相检测、实时成像检测、层析检测和其它射线检测技术四类,其中射线照相法是在压力容器中...
- 09-082019
-
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测试方法
不锈钢合金化原理:不锈钢是指能耐大气、水、含有酸、碱、盐的溶液以及其它腐蚀介质的侵蚀,具有高度化学稳定性的钢种系列。(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