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测百科]分享:亚共晶Al-Si合金中微量元素La变质共晶Si的关键影响因素2024年07月23日 15:52
- 张丽丽1,吉宗威2,赵九洲,1,何杰1,江鸿翔1 1.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师昌绪先进材料创新中心 沈阳 110016 2.南方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深圳 518055 摘要 理论分析了亚共晶Al-Si合金中微量元素La变质共晶Si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La在α-Al中最大固溶度及La与Al、Si的相互作用参数决定其对共晶Si的变质效果。当La的添加量低于其在α-Al中最大固溶度时,La分布在α-Al和共晶Si中,其变
- 阅读(34)
- [检测百科]分享:基于不同 α / β 团簇式比例的Ti-Al-V合金的铸态组织和力学性能2024年05月21日 14:45
- 朱智浩1, 陈志鹏1, 刘田雨2, 张爽3, 董闯1,3(), 王清1 1大连理工大学 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大连 1160242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 高端装备轻合金铸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沈阳 1100223大连交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大连 116028 摘要: 在课题组前期工作基础上,设计并铜模吸铸了满足α-{[Al-Ti12](AlTi2)}17 -n+β-{[Al-Ti14](V2Ti)}n团簇式的合金系列,通过改变
- 阅读(8)
- [检测百科]分享:6061铝合金激光填丝焊接接头的组织与力学性能2023年04月24日 15:41
- 通过显微硬度计、拉伸试验机、扫描电镜和 X射线衍射仪等研究了激光填丝焊接6mm厚6061铝合金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焊缝中心区域的显微组织为等轴晶,由αGAl固溶体组成,无β(Mg2Si)强化相析出,近熔合区的焊缝组织为柱状晶;焊接接头焊缝的硬度最低,约为73HV,母材的硬度最高,约为110HV
- 阅读(11)
- [检测百科]分享:压裂分隔工具用可溶合金的组织与性能2023年04月23日 14:23
- 开发和制备了 MgGCaGZnGFeGNiGCu可溶合金,对铸态和热挤压态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了热挤压态合金的溶解性能、应用性能等.结果表明:试验合金的密度约为1.8g??cm-3,组织由αGMg、Mg2Ca、Mg2Ni、Mg2Cu及 Mg6Ca2Zn3 等相组成,热挤压态合金的
- 阅读(12)
- [检测百科]分享:压裂分隔工具用可溶合金的组织与性能2023年04月17日 16:45
- 开发和制备了 MgGCaGZnGFeGNiGCu可溶合金,对铸态和热挤压态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了热挤压态合金的溶解性能、应用性能等.结果表明:试验合金的密度约为1.8g??cm-3,组织由αGMg、Mg2Ca、Mg2Ni、Mg2Cu及 Mg6Ca2Zn3 等相组成,热挤压态合金的
- 阅读(13)
- [检测百科]分享:双相不锈钢内界面特征分布和耐晶间腐蚀性能2023年02月07日 13:33
- 分别在1573,1323K 对 UNSS31803双相不锈钢进行了固溶处理,再依次进行了冷轧和退火处理,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和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研究了该钢内界面特征分布和晶间腐蚀敏感性,并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1573K 固溶并经冷轧退火后,试验钢得到了α+g两相均匀分布的等轴组织,出现了大量满足 KGS和 NGW 取向关系的低能相界,且α相中低界面能的小角度晶界
- 阅读(25)
- [检测百科]分享:钛合金在金相检验中的常见缺陷2023年02月03日 13:40
- 刘卫东,张 (中国航发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 俊 司,成都 610500) 摘 要:对钛合金零部件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发现的缺陷进行分类和总结,选取其中的典型缺陷 案例进行宏观观察、金相检验、显微硬度测试、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和电子探针显微分析。结果表 明:钛合金零部件常见的缺陷有清晰晶、应变线、偏析、过热过烧及 进行分析,为相关人员在钛合金的检验检测过程中对缺陷性质的判 α 定 层 提 等 供 。 了 对 参 不 考 同 。 缺陷的产生原因 关键词:钛合金;清晰晶;应变线;偏析;过热
- 阅读(12)
- [检测百科]分享:压裂分隔工具用可溶合金的组织与性能2022年12月22日 13:54
- 发和制备了 MgGCaGZnGFeGNiGCu可溶合金,对铸态和热挤压态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了热挤压态合金的溶解性能、应用性能等.结果表明:试验合金的密度约为1.8g??cm-3,组织由αGMg、Mg2Ca、Mg2Ni、Mg2Cu及 Mg6Ca2Zn3 等相组成,热挤压态合金的基体相和析出相尺寸均小于铸态合金的,并沿热挤压方向分布;经热挤压处理后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增大,硬度升高;热挤压态合金的溶解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室温浸泡24h后合金的质量损失率为40%,而60 ℃浸泡24h后合金已完全溶解;采用挤压态合金加工的压裂球在90 ℃和70MPa下的压降比为0.86%,密封性良好;现场试验结果显示该合金压裂球的应用效果良好.
- 阅读(5)
- [检测百科]分享:H62黄铜导体短路熔痕的凝固组织2022年12月20日 14:15
- 采用火灾模拟试验制备了 H62黄铜导体一次短路熔痕和二次短路熔痕,研究了不同熔痕的凝固组织。结果表明:一次短路熔痕具有明显的过渡区特征,熔珠状一次短路熔痕室温凝固组织为α相,呈枝晶形貌,锌元素质量分数低于32.5%,而凹痕状一次短路熔痕室温凝固组织为α相+β相,α相沿β相晶界呈针状向β相晶内析出,且α相的针状晶未贯穿β相晶界,锌元素质量分数高于32.5%。二次短路熔痕呈熔珠状,具有明显的过渡区特征,室温凝固组织为α相+β相,α相呈羽毛状,且其排列具有方向性,锌元素质量分数高于32.5%。
- 阅读(13)
- [检测百科]分享:不同Si3N4 相涂层坩埚中全熔多晶硅锭的制备及表征2022年12月09日 14:10
- 以αGSi3N4 和βGSi3N4 粉为原料,采用免烧结工艺在坩埚内壁上分别制备了αGSi3N4 涂层、βGSi3N4 涂层以及二者质量比为1∶1的复合涂层,然后在这些涂层坩埚中制备得到了多晶硅铸锭,观察了涂层和硅锭的表面形貌,测试了硅锭的表面粗糙度、晶粒大小以及红区长度.结果表明:αGSi3N4 涂层表面粗糙不平、起伏不均匀,对应硅锭的表面粗糙度和晶粒尺寸最大,红区最长;βGSi3N4 涂层表面较平整且起伏均匀,对应硅锭的表面粗糙度最小,晶粒尺寸较小,红区最短;复合涂层的表面粗糙度介于上述二者之间,对应硅锭的晶粒尺寸最小,红区长度介于二者之间.
- 阅读(6)
- [检测百科]分享:Er含量对汽车发动机用AM50合金组织与 耐蚀性的影响2022年11月21日 15:52
- 对汽车发动机用AM50合金进行了Er合金化处理;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浸泡试验 和电化学试验研究了Er含量对AM50合金组织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Er微合金化的AM50合金中除了含有αMg相和βMg17Al12相外,还形成了Al7ErMn5 相和Al3Er相;随着Er含量的增加,合金的腐蚀速率总体表现为先降低而后升高的趋势,腐蚀后抗拉强度呈现先增加而后降低的趋势,而强度损失呈现先减小而后增大的趋势;Er添加量为0.5%(质量分数)时,AM50合金具有最佳耐蚀性和拉伸性能。
- 阅读(9)
- [检测百科]分享:TA1丝网脉冲微束等离子弧焊工艺2022年11月15日 15:40
- 针对 TA1丝网开展了脉冲微束等离子弧焊试验,并从焊接接头的宏观形貌、显微组织和 力学性能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了焊接参数对 TA1丝网焊接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脉冲微束 等离子弧焊可以取得较好的连接效果;随着热输入的增加,焊接接头的宏观形貌由椭球状转变为圆球 状;焊接接头母材区的显微组织为等轴α相,焊缝区以针状α相和片状α相为主,热影响区为片状α 相,且焊缝区的显微硬度最高;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达到了母材的90%,拉伸断口以韧性断裂为主。
- 阅读(8)
- [检测百科]分享:稳压器电加热元件包壳管变色原因2022年10月10日 15:48
- 对某核电站稳压器电加热元件的包壳管变色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锈钢包壳 管长期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其表面生成了均匀、致密的保护性氧化膜,氧化膜颗粒细小;变色包壳管 材料不同部位的晶粒度均为6.5~7级,未出现晶粒异常长大的现象,非金属夹杂物和α相含量无 异常;包壳管与端塞处焊缝未观察到裂纹。
- 阅读(8)
- [检测百科]分享:热处理温度对选择性激光熔化TC4钛合金板不同 成形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2022年09月29日 10:06
- 通过热处理试验、金相检验、扫描电镜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和硬度测试,分析了热处理 温度对选择性激光熔化 TC4钛合金板不同成形面的相组成、显微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热处理温度由750℃升高至950℃,选择性激光熔化 TC4钛合金板顶面和侧面的针状马氏体α' 相不断减少;当热处理温度为850 ℃时,针状α'相完全转变为α+β相,当热处理温度(950 ℃)超过 α相转变温度时,β相含量升高;钛合金板顶面基本没有柱状β相,形成了等轴状β相,其侧面仍存 在柱状β相;钛合金板顶面和侧面的硬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 阅读(3)
- [检测百科]分享:机械搅拌和超声处理对纳米SiCp/Zn-Al复合材料 显微组织与摩擦学性能的影响2022年09月22日 13:40
- 采用直接熔炼以及在熔炼时分别施加机械搅拌、超声处理、机械搅拌和超声处理等4种 方式制备质量分数0.1%纳米SiCp/Zn-Al复合材料,研究了熔炼工艺对其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和摩 擦磨损性能的 影 响。结 果 表 明:不 同 熔 炼 工 艺 所 得 试 样 的 组 织 均 主 要 由 α(Al,Zn)富 铝 相 和 η(Al,Zn)富锌相组成,显微硬度相差不大;直接熔炼以及施加机械搅拌、超声处理、机械搅拌和超 声处理熔炼后,试样内部SiCp 的分散效果依次增强,晶粒大小依次变得更加均匀,且其平均摩擦因 数分别为0.38,0.33,0.32,0.31;小载荷低频率、小载荷高频率、中载荷高频率和大载荷高频率条件 下,同时施加机械搅拌和超声处理熔炼所得试样的磨损量比直接熔炼分别降低77.4%,52.9%, 43.3%,52.5%,磨损机制均为黏着磨损。
- 阅读(7)
- [检测百科]分享:锻造温度对TA15钛合金显微组织及抗拉强度 各向异性的影响2022年09月16日 16:50
- 在(α+β)相区对 TA15钛合金棒进行锻造,研究了tβ-15℃、tβ-30℃和tβ-50℃(tβ 为β相变温度)3种锻造温度对合金显微组织和抗拉强度各向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锻造温 度降低,TA15钛合金中初生αp 相含量增加,片层状α相含量减少,厚度和长宽比减小,抗拉强度 提高;TA15钛合金在tβ-50 ℃温度锻造后沿流线方向的抗拉强度可达973MPa,3个方向抗拉强 度的极差随锻造温度的降低而减小;TA15钛合金锻造后的拉伸断口均为韧性断口,锻造温度越 低,初生αp 相含量越高,断口韧窝越深,而含有较多较细长片层状α相时,断口韧窝较浅。
- 阅读(7)
- [检测百科]分享: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Ti-6Al-4V合金 不同沉积高度上的组织与性能2022年09月08日 14:07
- 摘 要:采用电子束选区熔化技术制备了厚度10mm 的 Ti-6A1-4V 合金板,研究了沿沉积方 向合金的显微组织、拉伸性能和显微硬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合金组织以α集束和α片层交织的网 篮组织为主,底部由于经历多次热循环作用,α片层较顶部的略粗大,初生β晶的宽度随沉积高度 增加而略有增大;合金底部、中部和顶部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呈逐渐升高趋势,但差异不大;不同 沉积高度处的拉伸试样均表现为韧性断裂,断口处存在孔洞和未熔化的球形粉末;合金顶部的平均 硬度(约315HV)略高于底部(约295HV),拉伸后由于应变硬化效应硬度略有提高。
- 阅读(7)
- [检测百科]分享:α-Sialon陶瓷;MoSi2;力学性能;切削性能2022年09月02日 13:53
- 摘 要:在高焊接速度(3000mm·min-1)下分别对3mm 和4mm 厚6061-T6铝合 金板进行搅拌摩擦焊,研究了高旋转速度(4000~6000r·min-1)对接头组织与拉伸性 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旋转速度越小越容易产生孔洞缺陷,旋转速度越大越容易出现 过热氧化现象,增大旋转速度有利于接头区域再结晶形成致密组织,4mm 厚铝合金板 焊接接头的焊接缺陷较3mm 厚铝合金板焊接接头严重;3mm 厚铝合金板在5000r· min-1旋转速度下的焊接接头质量最好,拉伸性能最佳,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分别为 265.82MPa,4.58%;4mm 厚铝合金板在6000r·min-1旋转速度下的焊接接头质量最 好,拉伸性能最佳,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分别为212.14 MPa,4.03%。
- 阅读(7)
- [检测百科]分享:MoSi2 添加量对放电等离子烧结α-Sialon陶瓷 性能的影响2022年09月02日 13:40
- 摘 要:以 Y2O3 为烧结助剂,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以 MoSi2 为第二相的 α-Sialon陶瓷,研究了 MoSi2 添加量(0~10%,质量分数)对陶瓷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添加 MoSi2 后,陶瓷中α-Sialon晶粒从等轴状变为长棒状,且随着 MoSi2 添加 量的增多,长棒状α-Sialon晶粒显著增多,长径比增大,当 MoSi2 质量分数为10%时,晶 粒尺寸呈现显著的双峰分布;当 MoSi2 质量分数从0增加到10%时,陶瓷的相对密度由 99.0%增加到99.7%,硬度由21.12GPa降低到20.44GPa,断裂韧度由4.80 MPa·m1/2 增加到6.13MPa·m1/2;在干切削镍基高温合金时,添加质量分数10% MoSi2 的陶瓷刀具 在达到磨损标准时的切削长度是未添加 MoSi2 陶瓷刀具的1.5倍,可见该刀具切削性能 优异,其主要磨损形式为后刀面磨损和沟槽磨损,主要磨损机理为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
- 阅读(20)
- [检测百科]分享: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TC4合金的显微组织及硬度2022年08月16日 15:26
- 采用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技术制备不同尺寸(?8mm×25mm,?25mm×8mm)TC4合 金试样,研究了2种试样在粉末堆积方向的显微组织及硬度变化。结果表明:尺寸?8mm×25mm 试样的显微组织主要由原始β柱状晶界处的针状α集束组织和晶内针状α相互相交错形成的网篮 状魏氏组织组成,原始β柱状晶主轴平行于堆积方向并且贯穿各熔合层,残余β相弥散分布在α相 基体中;尺寸?25mm×8mm 试样顶部组织由针状α'相组成,中部组织中α'相受热分解为α相和 β相,α相宽度较大,底部组织中条状α相贯穿原始β晶粒形成集束,残余β相在α相基体中呈连续 网状分布;具有较大长宽比针状α相或α'相部位的显微硬度比具有较小长宽比条状和片状α相或 α'相的硬度高。
- 阅读(31)